第63章 出狱(1/2)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忻国公家的二公子,那位被李乜吓得屁滚尿流的梁钏梁宝钏进诏狱看望李乜。
原本还心高气傲、准备痛打落水狗。
没想到人家住的地方比寻常富人还好,整日好酒好肉,还有前工部尚书王燮作陪,下棋、吟诗、作画、投壶、练武,随心所欲,过的不知道有多舒坦。
气呼呼的训斥狱卒,狱卒也难受。
一面是英国公、一面是忻国公,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两边都收了好处,只能打哑谜,对让李乜住‘猪圈’的要求迟迟得不到落实。
李乜就喜欢他气急败坏、又不能把自己怎么着的样子。
故意投壶投偏,扎在了梁宝钏旁边胳膊粗的栏杆上,吓了这孙子一跳。
眼看还要‘投壶’,借助狱卒的身子遮挡,一蹦三跳的离开,边走还边威胁,一点工部员外郎的样子都没有,纯纯的草包。
目送他离开,身体好了许多的王燮叹了口气:
“将军如此激怒,恐怕他们又要使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李乜何尝不知?
不过没关系,自己的好日子就快到来了!
“王公不必担心,对了,刚才说到哪儿了?对,我来给你占卜一下!”
李乜装模作样,看了他的手相、又看了面相。
“大难之后必有洪福,王公掌纹清透,正气盈面,他日出了监牢,又是朝廷重臣!”
王燮只当他逗自己开心。
得罪了皇帝、大臣、年老体衰、又没有人作保,怎么可能重返朝堂?
哈哈大笑,这几天和这位小将谈天说地,倒也开心。
人生际遇就是难以捉摸,之前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今沾了他的光,也能有酒有肉,身穿绫罗绸缎了!
既然如此,压箱底技艺也不用保留了。
拿出笔墨纸砚,亲自为李乜讲解。
什么皇家忌讳、城池规模、建造工序、街坊绿化;如何选址、阳光风水、修建皇家园林;旱时排淤、涝时固堤、河道尖锐,河水方能下切,不必担心泛滥......
李乜也算长了见识。
原来这个年代,下水道的修建也有这么多讲究;还有‘冰库’的修建、冰块的储藏;兵器、铠甲、冲车、牛皮大嚢、投石机、火箭的流水线锻造......
除此之外,还要负责皇城在全天下的衣物采买、食材搜集、居用器具、马车官道等。
凡是工部主管的范围,一点一滴,说了个通透。
让后世来的土包子李乜叹为观止。
这哪是工部啊,明明是皇帝和权贵们的保姆,尤其是手下的十万手艺人,更是以服务上层阶级为谋生手段。
本应该是国宝级的锻造大师,结果只是匠户、奴籍,让人不忿!
回过神来,又和王燮探讨一番。
陈列出自己在后世经历过的、已经被证实的好点子、好方法。
二人互问互答,辩论之后,互补了知识盲点。
王燮基础功扎实,经营范围极广,相当于后世好几个国家部门的集合体,此外还懂一些人事安排,产量最大化的小窍门儿,应付上级的惯用话术等;
李乜见识浅薄,但每次都能画龙点睛,指出薄弱之处,让这位‘老部长’茅塞顿开。
谈到兴起,竟然茶不思、夜不寐。
王燮本来是想收徒弟,没想到弄了个亦师亦友。
虽然有年龄差距,谈论间仿佛同龄,酒逢知己千杯少,二人又是一醉方休!
如此过了几日。
已然将王燮肚子里的那些知识收入囊中,随便他提问,皆对答如流。
王燮鼓掌而笑,赞叹道:
“我向来以为,世间无天才,皆用功刻苦、勤学好问、天资聪颖之辈,今见怠之,方知天高地厚、真有神童也!”
李乜赶紧谦虚,言必称公,做足了姿态。
二人谦虚一番,只听锁链响起,牢房外一群人中,一位头戴獬豸冠、手按长剑、身穿红线黑袍的官员进来。
简单拱手,说道:
“我乃大理寺少卿卫章!鹰扬将军李乜,今日审你的案子,随我们走吧!”
违章?这名字可不太好!
李乜与王燮告别,在四人的‘护卫’下,往外面的大堂走去。
说是大堂,也不过是一套审问场所。
主官、文书、差役一应俱全。
当然,少不掉的还有刑具。
仅用在双手上的刑罚就有:
断手指的指枷、剁手或者手指的斧头、插指甲缝的竹签、夹指甲盖儿的钳子......
其它的大家伙也有,什么带大铁钉的十字架、可以自由调节高度的老虎凳、放在火堆里一直红彤彤的烙铁、用铁丝制作如同加油站洗车的铁刷子、卷起来的两米长的倒钩铁鞭子、角落里还拴着一只......山羊?
饿了,现烤?
啪~
惊堂木一拍,李乜的视线从紧箍上挪开。
“鹰扬将军李乜,今日审汝,定要如实交代,如若不然,大刑伺候,可懂?”
说实话,李乜被这些刑具吓到了。
随便哪一个都是能致残的存在,如果残疾了,虽然和金盈同病相怜,可又该怎么伺候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