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卫星回古代 > 第90章 互相算计

第90章 互相算计(1/2)

目录

北方的大地就是如此,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悄然而至。

两天时间,光秃秃的树梢突然冒出一层绿油油的树叶,在风儿的吹拂下,哗啦啦作响。

几只不知名的鸟雀穿梭期间,追逐打闹。

金盈起身,为自己穿衣。

半年多来,已经习惯了,但还是要一刻钟才穿好。

好在自己不用见外人,穿的好不好也无关紧要。

一手按着床头、一手按着轮椅,慢慢的将重心挪过去。

“小姐,还要做复健啊?”

金盈用力去感知双腿的存在,和往常一样,没有任何知觉,

有些灰心丧气。

如果不是夫君所说,自己或许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接过湿润的毛巾,擦了脸、手,放了回去。

看看她又拿过来的梳妆盒,摆摆手让她拿开。

张巧没有走,又往前推推。

“小姐当真不用?”

“小妮子话里有话呀,老实交代,今天谁来做客?”

“能让你心甘情愿出去的,除了姑爷还能有谁?好吧,不用就算了,反正也不是外人、晚上还要洗!”

说着就要端着梳妆盒离开。

愣了片刻的金盈,伸手抓住张巧的衣角,眼睛中冒着惊喜。

“他回来了吗?”

“大少爷派张三提前回来报信的,一会儿要路过北地,在城墙上或许能看到!”

“路过?不回来吗?”

“矮油我的大小姐,姑爷可是将军,肯定要先安顿士卒,要不然我们家会被吃穷的!”

金盈脑海中再次浮现朝思暮想的身影,顾不上其它,迫不及待的就要出门。

张巧急忙跟上,帮她推车。

登上北面的寨墙,迎着尚且凛冽的风儿,看向北面的官道。

官道的尽头被树木遮挡,隔绝了视线,让人心里着急。

记得他还在李家庄的时候,自己经常去找他,每次过去他都知道。

询问原因的时候就是占卜,要是自己也会就好了。

时刻知道他在哪儿、是否安全,也不用隔着明月寄托相思之苦。

如今他在彼、自己在此,还能占卜出来吗?

不,不用占卜。

就是此时!

灰色的白桦树林中,人影攒动。出来之后,只一眼,就看到了那位身穿大红披风的将领。

“是他!”

“不会吧,隔着这么远,能分辨出来?”

骑兵队伍慢慢靠近,在一里地外的官道经过,径直朝向岱县而去。

近乡情却。

李乜放慢马速,慢悠悠的往前走,只想多看她一眼。

“将军,我带领部队去岱县,您先回去吧!”

“不了,一同去,晚些我再回来。”

李乜拒绝了。

昨晚睡不着,便和傻三郎说了几句话。

其中一句话让人内心唏嘘:

‘将军真好,能和夫人团聚,不像我们,家人都在千里之外的关中呢!是死是活,也没个信儿。’

聚少离多,只有离开的够久,才知道团聚的美好。

想到了那一年的春节,在满是积雪的高速上过了一个星期,只为赶回家吃个年夜饭。

这也是中国人独有的思乡情结了吧?

寨墙越来越远,收回目光,拍一下马屁,朝岱县奔驰。

大军来到城北的旧军营,这里是自己第一次擅作主张的地方。

为了拯救活不下去的灾民,一次分发了七八千石的粮食。

还好当时有上级的文书,即将寇边的起义军,要不然光越俎代庖这一项就够喝一壶的了。

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军营里面光秃秃的,一个士兵都没有,只有愕然的普通百姓和一群嬉闹的孩子。

这才想起来,军营已经挪南边白鹿山了。

陆赟、伯达等人也在那儿。

李乜想不明白,为什么不放在北面抵御敌人?

从西城绕了一圈儿,再次来到白鹿山。

无数的房屋依山而建,中间不乏高墙大院,比县城还要阔绰。

酒肆官邸、园囿城墙,俨然成为了新的岱县。

以陆赟为首,岱县官署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看到为首的银铠小将,远远拱手。

李乜是正三品的左武侯大将军,场上最高的是陆赟的正七品县令。

没有托大,翻身下马,摘下兜鍪,来到陆赟面前,单膝下跪。

陆赟的注意力从五百雄壮的骑兵身上挪开,脸上笑眯眯的,大大方方的承受了李乜这一礼。

感慨当初慧眼识英才,作为他的举主又是恩师,左武侯大将军又如何?还不是要给自己这个芝麻官行礼?

这下好了,一万的屯田兵加上五百骑兵,整个荆湘不管是朝廷还是叛军都要给自己几分薄面。

急忙将他扶起,满意的捋着胡须:

“怠之做官半年,就成为朝廷大员。昔日还说要借助科举入世,百官同僚,你可见谁是科举出身?”

李乜汗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