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成为超级财阀 > 第4177章 坎部:花家的最后一个藩属国

第4177章 坎部:花家的最后一个藩属国(1/2)

目录

坎部,也是位于之前提到过的,帕米尔高原上的、那八帕中的一条河谷中。

——八帕,八条河谷。

高仙芝曾经在这里打过一次着名的战役,胖揍过吐蕃,但自从安西都护府撤回了之后,除了元朝又统治过这里之外,他们跟花家其实已经没啥多大的关系了。

后来是一直到清朝,双方才再一次建立起了父子的关系!

当时,坎部和大清之间,还隔着一个准噶尔,清廷把准噶尔给灭了,这才又让坎部发现了原来的“爹”。

于是,在1759年,清廷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打通了通往中亚诸国的道路后,已经在花家的史书上,消失了一段时间的“小勃律”,再次重新回到了花家的面前。

只不过,当年的“小勃律”,现在已经叫做“乾竺特”、“罕萨”、“棍杂”、“洪扎”、“喀楚特”,……

当然,坎巨提和坎部,是最经常用到的称呼,这些都是在清朝的宪书上有明确记载的!

清廷将帕米尔高原全部收入囊中,再一次将花家的势力延到了这里之后,坎部一看,“哟呵,原来俺爹还在呢”,这不行,必须得立刻“认祖归宗”啊,……

也是从此之后,双方再次建立起了联系。

原本坎部是要求直接加入花家的,可惜清廷有点看不上他们,不愿意收他们,只让他们做了一个藩属国。

——当时坎部的地盘很大,但实际上只有六七千人,而且还都是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崇山峻岭之间,实在是入不了清廷的眼。

所以清廷就给了他们一个和“半岛”、“琉球”、“暹罗”等二十一个地方,一样的待遇,也就是“藩属国”。

当时清廷给他们定下的规矩是,三年上供一次即可,也就是象征性的,代表着花家对这享有管辖权,是他们的宗主国就行了。

甚至清廷都懒得管他们,之后都是由西域省这边代管的,这样的方式后来也一直延续了下去。

可坎部的这些人却不同意,强烈要求一年朝贡一次,不答应还不行,最后“迫于无奈”,清廷也只好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你猜,坎部每年的“贡品”有多少?说出来能吓死你!

由于坎部实在太穷,人口也只有六七千人,所以他们一年只向宗主国清廷,进贡一点五两金沙。

是的,你没看错,是一点五两,不是十五两,更不是一百五十两,哈哈哈,……

而且,由于从坎部到京城的路途太过遥远,他们还都是将“贡品”,交给清廷在西域省的办事机构,请他们代为转呈的。

常言说的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贡品价值虽然不高,但这也代表坎部心向娘家的一份心意不是!

因此,清廷在欣然接受之余,也按照朝贡的理解,每年赏他们两匹锦缎。

你也没看错,清廷也不当冤大头,就给他们“回礼”两匹锦缎,意思意思也就得了。上面灰色的那条走廊,就是唐老板实控的瓦罕走廊这样和谐的场面,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在之后的历史中,哪怕是坎部的头领变动,都会向清廷驻西域省的机构进行报备。

哪怕到了近代,两次鸦片战争已经把清廷打出原形了,坎部仍然和清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但这样和谐的场面,一直到了1891年就结束了,因为大嘤帝国终于对坎部下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