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嫦娥六号厉害在哪?(2/2)
随后,嫦娥六号采集月壤,回收,返回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天幕。
特别是那个打水漂的飞行,看到历朝历代老祖宗傻眼了,震撼莫名。
这样还能保持那么快,而且还能控制落脚点,这真踏马的没法说,只能说流啤了!
看到这一场景解释,老祖宗们震惊归震惊,但还是强迫自己的大脑记住。
“原来月球表面是这个样子的啊!”
“没有嫦娥,也没有玉兔,桂树也没有!”
老祖宗们努力的接收着新的知识,可谓是将原来的世界观彻底打碎,组合成新的画面。
先秦时期,不少古人迷茫的看着天幕,原来这才是月亮的真相嘛?
不少工匠更是热血沸腾。
“第一宇宙速度啊!不知道我现在开始研发,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实现!”
春秋战国时期。
公输与墨家记录者天幕的点点滴滴。
“我可以看不到这一天,但我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一定有一天会实现!”
大秦。
始皇帝看着天幕上的讲解第一宇宙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第二宇宙速度……
“至少达到7.9公里每秒?围绕地球飞行才能不掉下来?”
环绕地球飞行,如此自由,我要是上去了,岂不是想打哪打哪?
大汉。
汉武帝刘彻长叹一声。
“唉,可惜啊,朕是看不到这一天了。”
哪怕倾举国之力研发,起码也是几十上百年才能有所成就,自己等不到了。
“但,自己的子孙能做到,走在世界前沿就好。”
这一刻,汉武帝除了震惊于后世的科技,也感到无比欣慰。
大唐。
李世民搓着手,一脸的向往。
“朕,真的很想上月球看看啊!”
看着天幕上的解说,他恨不得晚生一千多年,看看那个时代的盛世。
新朝。
王莽关注点则不一样。
“月球背面通信啊!啧啧,咱妈真是越来越强了!”
又是变轨,又是半弹道跳跃式返回,这技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看着那采集月壤的画面,他就能想象得到,现在的智能达到了何等地步。
“我真的,穿越早了啊!不知道下辈子还能不能重回祖国母亲的怀抱!”
想他当初读书的时候,很多地方信号还没普及呢,现在都能在月球通信了,还是背面,想想都觉得伟大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