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黑科技:谁让他这么造手机的 > 第928章 碳基半导体这条路不止我们自己在走

第928章 碳基半导体这条路不止我们自己在走(1/2)

目录

“在石墨烯的赛道上,不止是一两家的选手,我们红星目前在这方面,在年初完成了八英寸石墨烯的单晶晶圆的试生产工作。”

“但是据我所知,霉国最大的石墨烯生产商grolltex却已经实现了8英寸石墨烯晶圆的量产。”

“霉国的技术实力底蕴是很充足的,我们目前不上最领先,这点大家要时刻牢记,即便霉帝国是一个即将倒塌的堡垒,在历史的高度上来看,倒塌这个不可逆的过程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目前没有能力一举推倒它。”

“12英寸石墨烯晶圆的试生产工作怎么样?”陈尘看向陆远江问道。

“进度良好,实验室的提纯没有问题,工艺上面也没有问题,我们准备在8月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试生产测试。”

“很好,目前全球的这些半导体厂商,他们的制度注定不会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碳基项目上,预计在未来3—5年内,他们依然会将9成9的资源投入到追赶先进制程上面,这也就是说我们研发的碳基半导体项目,在商用领域5年内是没有竞争对手的。”

说到这里,陈尘拿起一根粉笔,在画板上面写下几个字。

这老头哪里都好,就是这个习惯很难改,有巨屏不用,就是用黑板和粉笔……

弄得陈尘这一手粉笔字写的丑陋无比……

“刚刚张老说的路线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确实很大。”陈尘指着画板上面的《材料》二字,“和单晶硅相比,石墨烯是最薄的纳米材料,硬度比钢铁强百倍,导电性也是硅的百倍以上,导热性更是铜的十倍。

用石墨烯芯片做到1纳米或者更高制程的难度比现在的硅基芯片也更加轻松,同样的工艺制程下,碳基芯片的性能更强,功耗更低。”

“但是,这又回到了刚刚的路线问题上,很多的公司和机构都在这条路上狂奔,谁也不知道谁的路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直接夺取最高成果,让后面的人望星兴叹。”

“可是我们的石墨烯年产值只有300吨不到,这个产能并不足以让碳基半导体产业动起来,想提高产能就要提炼更多的石墨烯,这个成本我们真的能造得住?”

“所以我还是建议从地基打起,一步一步的稳固发展。”

张老爷子听陈尘说上来就要夺取最高成果,这种想法和他的想法其实是相悖的,没有足够的碳基材料产能,提高产能会大幅度增加成本,这样的恶性循环不足以形成完整产业,那么这里做的完全就是空中楼阁。

陈尘点头表示理解,目前的提纯市场价是1克4300块,黄金在这个东西价格面前都弱爆了。

“这点不用担心,我们的材料实验室有一种sic的外延提纯方案,通过超高真空的高温环境,让硅原子升华,剩下的碳原子通过自组形式重构,从而得到sic衬底的石墨烯,这样我们可以获得高品质的石墨烯。”

“至于说提纯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我们红星在这方面和华夏电网的合作还是比较多的,国家在能源支持上大家不用担心。”

“所以我刚刚说,无论是新路线还是老路线,无论是笨办法还是新办法,都可以用一用,跑一跑,我们有着充足的技术储备和资金储备。”

“别忘了大家脚下还有一头巨兽,等着大家去提问呢。”

这句话,算是彻底给整个项目组定了性,张老爷子愿意从最基本的做起,那就去做,王老爷子上来就要搞电路设计和逻辑设计,那就去做。

红星都支持。

“现在你们可以去准备你们的项目方案和报告了,回头直接送到我那里,具体的分组和人手,自行协调,但是!”陈尘的语气到这里变的重了起来。

“碳基芯片项目归属于繁星计划第二阶段,无论各位做的哪个项目和哪方面的研究,都必须接受繁星计划的统筹规划,各项实验也必需做足理论验证。”

红星这边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碳基项目的论,气氛和谐稳定,可在大洋彼岸,其他公司却是和谐之中透着腥风血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