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重生,他被我玩弄于鼓掌 > 第385章 “好女儿”

第385章 “好女儿”(1/2)

目录

甘露殿内。

夜半听闻圣人头疾发作,柳姒立刻便入宫侍疾。

此刻她坐在龙床边,端着太医署开的汤药,细心伺候圣人喝下。

眉眼隐含担忧与焦急,全然是个孝顺父君的好女儿。

许是身子日渐衰弱,圣人不复年轻时对儿女的疏忽,临到觉得自个儿老了,才开始展现他迟来的父爱来。

饮下一口苦涩的药汤,他缓声道:“六娘,你成婚已有一载,也该为朕多添个孙儿了。”

圣人膝下子嗣不比先帝,先帝光是儿子便有二十多个,而圣人儿女如今加起来也不过十一个。

下头的孙辈只有太子的两个郡王,淮王的一个世子,长乐的一双儿女以及凤阳所出的上官珍。

其他人暂且不提。

单说柳姒,她从前的驸马身子不好,子嗣上颇为艰难,这就不勉强;可如今谢晏是个身体康健的,他二人成婚已有一载,却不见有喜事传来。

是以圣人不由垂问。

柳姒简单搪塞:“子女缘分,儿也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就是。”

她放下空药碗,折了帕子递给他:“比起这个,儿更盼阿耶能早些好起来。”

接过丝帕,圣人拭了拭唇:“朕也老了,这身子再好也就是这模样,只肖天下太平,儿女顺遂就行。”

柳姒当然不信他这话,伏在他膝上道:“阿耶万寿无疆,何须说这等气馁之言?

只等青云法师寻回仙丹,阿耶就是活上万万万岁也是轻而易举。”

他若真不在意生死,怎会听说登州有仙山现世后,便立刻派李衡子前往求取长生不老药?

提起李衡子,圣人深深叹气:“青云法师离京将近一载,却久不闻消息传来,这世间长生之术,怕不过子虚乌有。”

自古寻求长生的帝王数不胜数,但成功的没有一个。

所以李衡子久不归京,圣人倒渐渐不相信那等虚无缥缈之事。

听出圣人话中之意,柳姒眸光微闪。

李衡子自凉州给她解毒后,没过几日又悄然返回登州;算算时日,是该让他回来了。

那头圣人已然转移话题:“最近火药坊中,一切可还算安定?”

柳姒直起身:“儿昨日去看过,一切都好,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如今火神营只剩千人,若要如阿耶所想:训练出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火神军,单说兵数上,还是遥不可及。”

“火神军”的想法,是在圣人瞧见火药的巨大威力后,才猛然迸发的。

作为一个帝王,掌握了这样的神兵利器,他的第一想法便是开疆扩土,壮大版图。

可这样的野心,实施起来也是极为困难。

且不说养兵用钱,数目不小。

单从如今火神营的那些个千余兵马,不过杯水车薪。

要想组成理想中的“火神军”,至少要万人,还要绝对忠心于圣人。

柳姒所言之事,他如何又不明白?

此时征兵,无疑是最快的方法;可这样的军队军心不齐,也不如其他训练有素的军队身强力壮。

那就只剩归并其他军队这一个方法。

而大齐军府六百余所,该归并哪些又是难事。

圣人这几日,便是在思虑此事。

现下听柳姒提及,他问道:“六娘可有良策?”

作为一个“好女儿”,柳姒自要替他分担,故作思索,沉吟半晌,她道:“儿有一法,只是不知当不当说。”

见她真想出办法,圣人起了兴致:“六娘但说无妨。”

她说出几字:“丰州,孙家。”

圣人听后,面露疑惑:“荣国公已死,孙家如何还有可用之人?”

荣国公孙启鸣得了恐水症后,在到达丰州的第三日便已丧命;如今孙家除了那个不过稚童的孙照,就只剩两个待嫁的女儿。

等等......

女儿?

他记得军报上说:便是孙启鸣的长女带兵围困突厥王都,才使得宣威城守了下来。

莫非六娘所言的孙家,指的是那个孙家大娘子?

像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下一刻,便听柳姒说:“荣国公虽死,可其女孙氏悦怀却有勇有谋,丝毫不逊其父。

宣威一战,她功劳不小。

且荣国公死后,手下上万兵马尽数听命于孙娘子。

儿以为,若召回孙大娘子,将其手下军队归并火神营,便可解阿耶烦忧。”

话音落下,寝殿安静异常。

圣人看着柳姒的目光也慢慢变冷。

孙家手上的兵马有近两万人,对于圣人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可是别忘了,当初孙启鸣便是被孙大娘子以及自己这个六女联手除掉的。

因孙悦怀弑父,圣人心中对她十分厌恶,但终究只是个妇人,他身为一国之君没必要管这些小事。

何况那时孙悦怀因审时度势,早带着孙家迁往丰州,他没有出手的理由。

而圣人需要利用柳姒来找出朝中何党,是以更不曾追究。

可孙悦怀弑父,是不可磨灭的事实。此次大败突厥,圣人因此并未封赏有功劳的孙悦怀。

而今柳姒却提出让孙大娘子回京。

背后之意,实在不令人深思......

圣人想罢,杀意顿起。

一瞬间,独属于帝王的威严降下,他沉声:“六娘,召此女回京,你可有私心?”

察觉到帝王之怒,殿中的宫人大气都不敢喘,皆屏息凝神,生怕被迁怒,到时死无葬身之地。

这异样,柳姒自然也感受到了。

此次不同以往,圣人似乎,对她起了杀心。

她没有犹豫,起身跪在地上,脑中闪过皇帝发怒的数种原因。

圣人问她可有私心?

若只是晓得她与孙悦怀有些交情,圣人不至于动气。

柳姒脑子转得飞快:她与孙悦怀所做之事不过那几件。

其中能令圣人如此动怒的,也只有她使计除掉了孙启鸣。

不,不会有她想得如此简单。

圣人早欲收回孙启鸣手中兵权,却一直寻不到时机;她杀了孙启鸣,反而是帮了圣人一把,圣人没必要因此动怒。

所以一定是因为其他。

究竟是因何事?

突然,柳姒想到什么,浑身不寒而栗。

圣人当初赐死谏官张避,便是因他质疑圣人弑父夺位;后来圣人忌惮太子与何氏,也是怕太子为了皇位,弑杀亲父。

弑父。

对圣人来说:是绝对的危险。

他不允许自己的任何孩子有此想法,包括柳姒。

而孙悦怀的行为,对圣人来说无疑是犯了忌讳。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权力的欲望会无限膨胀,如今的柳姒,难保不会受孙悦怀影响,走上同一条路。

想明白这一点,柳姒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圣人究竟是何时,晓得孙启鸣死因的?

不过此时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她首先要做的,是打消圣人心中的怀疑。

她久久不言的模样落入圣人眼里,更像是因心虚害怕而不敢回答,于是杀意更盛:“回答朕。”

话音落下,只见柳姒以额触地:“回阿耶,儿确有私心。”

闻言,圣人一愣。

想不到她竟这般大大方方地说出来了。

她接着道:“之前因着一场私宴,儿与孙娘子结识,渐渐有了往来。起先儿见孙娘子是洒脱明理之人,便很是喜欢。

不想后来有一次去了荣国公府,才晓得她在家中受后母薄待,日子艰难,心下更多了几分怜惜。”

说着她对圣人又是一拜:“有件事,儿一直瞒着阿耶,未曾及时告知。”

“何事?”

“荣国公之死,其实与其继室,游夫人有关。

当初孙大娘子其母病逝,未过月余,荣国公便要娶游夫人进门;孙娘子怕世人诟病父亲,便劝诫了一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