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诸世五河,名副其实的(1/2)
见此,王陈以手为刀将这雾蒙蒙的物质一分为二,强行塞进李淳风和袁天罡的身体之内。
袁天罡和李淳风二人愣了愣,但很快就知道了进入体内的是何物。
元始天王毕生所学的术数——天机启示。
二人向王陈道谢。
王陈摆摆手,借花献佛而已,何谢之有?
“你二人已是纯阳道君,在术数一道已经走到了道之极致。但并非修为无法提升,你们仅仅只是灵魂合道,证得灵魂纯阳,
“三步纯阳走完,你们就会达到我如今的修为,纯阳极限。”
“好自为之,为师有事先走一步。”
简单交代一番,王陈就离开了。
他教徒弟就是这样,不会故意提问,也不会千方百计的考验和考察,他只会在需要的时候,直接指明方向和答案,你们沿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
不问过程,只问结果。
可能有人会想,这样哪还有师徒之情。
很搞笑的想法!
王陈需要这个吗?
不需要!
他是游走诸天的旅者,岂会在乎所谓感情。
孤独才是常态。
随后,王陈来到最后一座石碑前面。
这也是元始天王最不在乎但也是最想实现的一座石碑。
意为道尊之上。
元始天王自己都不是道尊之上,也没有人达到道尊之上。
就算是太初道尊也只是在道尊之路上走得最远而已。
这座石碑,只是记载了一些元始天王的构想。
很多甚至是臆想,并非真实可信的道路。
真要是有用,元始天王已经成为道尊之上了。
王陈很失望,简单看完这篇随想之后,就离开了。
“诺大一个元始山,三十三座元始碑,竟然没有关于轮回的阐述和感悟。”
看来这个世界的生灵没有轮回这个概念。
要想去找到轮回,恐怕得去专门修炼此道的才行。
太佛道尊!
王陈敲定目标之后,就朝着太元寺而去。
在吸收了无数生灵的记忆之后,王陈脑子里就有了太元寺的位置。
等到到达太元寺时,再次震惊了。
“这特么是寺庙吗?”
只见一座无穷高大的建筑,孤零零的伫立在星空之中,身边的星辰在这座寺庙面前,显得微如尘埃。
寺庙很旧,灰扑扑的。
但周遭无数星辰环绕,星光万千,寺庙被披上了一层光彩,更显独特韵味。
这太元寺便是太佛道尊的出身之所。
这里曾经佛修亿万,都是跟着太佛道尊的信徒,后来开辟太佛道场之后,这些信徒也跟着去了太佛道场,这里反倒没了佛修。
曾经万佛来朝的太元寺便成了遗址。
这里每时每刻都有人过来寻找机缘。
太元寺,佛渡有缘人。
跟元始山一样,太元寺也有太佛道尊留下的佛印。
只不过,不是以石碑的方式存在,而是以……整座寺庙的方式存在。
所以,星空之中有无数太初生灵,他们围绕着太元寺,或坐或卧,看着太元寺进行观想。
不时就会有生灵领悟无上佛法,周身绽放光明,引动冥冥之中的无量智慧,惊动太佛道尊。
旋即,有佛光从天而降,将这位领悟佛法的生灵,接引至太佛道场。
王陈也特意找了颗星辰,盘腿坐下。
这颗星辰环绕太元寺进行周天旋转,这就让王陈得以毫不费力的坐着观想太元寺的全部形态。
前文就说过,太佛道尊修行的根本在于十二因缘大法。
这十二因缘大法,又称十二缘起支。
就是无明,造作,业报,名色,六识,感受,触跟,情爱,妄求,有业,降生,死亡。
这就是讲述众生轮回的大法。
太佛道尊的十二因缘大法,就是打破轮回,实现超脱之法。
随着观想的深入,王陈渐渐明了太佛道尊的修行要义。
“其他修行道路,修炼的方向无非精气神,无论如何变化,都不过是精气神的演变。”
“但太佛道尊完全不同,他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佛法不重精气神,佛法修得是智慧,是觉悟。”
这就很赖皮。
别人哼哧哼哧辛苦无数年修炼。
你修炼智慧,一朝顿悟就能达到对方的高度。
这就把别人无数年的辛苦和汗水变得一文不值。
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过程本来就不重要,真正有用的只是结果。
过程只是本人的受苦经历,然后被本人赋予了重要意义,实际来说,毫无意义。
看重过程,不看重结果的人,终究只是一场虚妄,不得正果。
太佛基于此觉悟,直接放弃过程,尝试着直接寻求结果之法。
这便是修炼智慧的本意。
修炼智慧,看破虚妄,摒弃所有不必要的经历,简化流程,直取结果。
此法之高明,不愧称为智慧之道。
按照太佛道尊的说法,王陈现在的境界便相当于太佛道场的智慧道果第八重——融事相入唯识。
这是一种次等圆满境界。
所谓融事相入唯识。
就是到了这层境地,佛之净土便可笼罩一界,本体真如之理与现象诸法之事相互融摄。
简单来说,就是王陈穿越诸天世界的现象,和此界现象相容,相互调和,无有妨碍。
王陈觉得诸天世界是真的,那么诸天世界便是真的,
王陈觉得诸天世界是假的,那之前的射雕、秦时、西游便是梦幻泡影,他醒了,泡影便破了。
是真是假,全在他一念之间。
而下一个境界,也就是道尊之境,在太佛道场也另有叫法。
名曰:智慧道果第九重——全事相即唯识。
所谓全事相即唯识。
就是诸天世界不分真假,所有“诸天”之作用相互融合。
达到融为一体,一即一切,他既是一。
这就是诸天混沌海的道尊之境。
一念生,便有诸天生。
诸天生灵都只是我的一个念头。
念起念灭,生老病死。
因为念头是无常的,所以生老病死也是无常。
可能一个皇帝好端端的,第二天就突然暴毙了。
其中原因,只不过是道尊的某个念头破了。
此时,王陈的识海大放光明,远方的太元寺,有无量佛光生出,想要将王陈接引至太佛道场。
王陈当然不愿,他主动沟通识海深处的破旧青铜古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