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2章 在村口告别(1/2)
动员大会结束后,程顾卿领着队伍出发。
张邵涛准备了推车,还有马车。不过马车用来推行李,而不是坐人。
大队伍浩浩荡荡地走出村口,村民依依不舍地跟汉子们一一告别。
只不过徐家村的告别和别人告别不一样,大家嘻嘻哈哈,一点也没有离别的悲伤。
郝村长不懂地问:“徐村长,怎么乡亲们笑得那么开心的?他们去禹州,那地方老远,还没去过呢?怎么不担心的?”
村长白了一眼郝村长,不客气地说:“当然开心了,他们去赚钱,俺们不笑,难道哭吗?”
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徐家村的乡亲们就高兴了。
嘿嘿,特别是白家镖局那边已经给了1000两顶金,剩下的回来再给。
村长立即要了800两,只留200两给张绍涛。
如果不够钱,就让他们到了杨江府向白家镖局要。
嘿嘿,一下子收入800两,那一个高兴。
恨不得这样的镖单来多几次,这样徐家村的乡亲们就有好日子了。
张夫子笑了笑,也说道:“禹州虽然路途遥远了些,但在卫国公的管辖范围内,还是很让人放心的。我们从老家逃难过来,过了大庆河,除了遇到几个宵小外,还挺安全的。这次他们去,或许也会遇到几个占山为王的山贼,但我们村的人多,不怕。”
张夫子自信地认为在程顾卿的领导下徐家村队伍一定能胜利完成任务。
最艰难的逃难都成功,那时候汉子是多,可老弱病残也多,他们都能完好无损地来到蟠龙山,证明徐家村本事过强。
所以张夫子理所应当地认为徐家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临走前,还对程顾卿和张邵涛说这次赚到钱了,让他们两个买多些书籍回来。
除了不能看的禁书外,反正便宜的都买回来。
徐家村的图书馆急需要书籍填充。
张夫子无一不庆幸带队的程顾卿是个注重教育的,为了村里的孩子肯花大价钱。
要是遇到个不爱读书的,比如徐老大,徐家村学堂说不定还开不成了。
张夫子看着队伍离去的身影,跟一众乡亲们告别,他要去学堂备课,等会儿还要上学。
过年后,徐家村村学正式向外村招生,只不过来上学的寥寥无几。
总共才8个学生。其中蟠龙村还占了3个。
十里八乡的村民经过许大夫的传播,都知道他们这边的学堂招生,只是附近村民实在贫苦,加上现在读书完全没有前景。
以前还能进行科举,如今科举早就停摆了,读书出来后,也不知道该走怎样的途径更上一层楼。
乡亲们又不是傻子,这里算一下,那里算一下,最后算来算去不划算。
就不会勒紧裤腰带供家里的娃子读书了。
能过来读书一般都是家里有点闲钱又或者出于某种需要不得不来读书。
比如郝村长家的孙子,肯定要过来读书识字,将来继承郝村长的“村长”一职。
这8个孩子,有2个是附近地主家的儿子,其他6个不是村长之孙就是村长之孙了。
张夫子对此有点失望,随后想到能来一个学生是一个,就算学生再少,也要用心教书。
何况徐家村那么多娃子等着他来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