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永乐大典的正确使用方法(2/2)
“这些可以让翰林院、国子监去做。”李青说道,“分门别类之后,下放地方,从县学、府学开始试点推行,之后,可加入官办学塾课目。”
科技创新根本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从零到一的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去学习、沉淀、积累,才能得到爆发。
可之前百姓连字都不认识,谈何去发展科技制造?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
洪武朝处在破而后立初期,只能在恢复生产的大方向上发展;
永乐朝的发展重点在开源、维稳,征伐漠北是维稳,疏通运河是开源,开海通商是开源,征伐安南也是开源……
源是开了,可也透支了大明太多的财富,以至于仁宣两朝都在还债。
时至正统朝,主少国疑,权力基本盘不稳,只能先稳权力架构,之后朱祁镇又御驾亲征……
再之后,景泰朝、成化朝、弘治朝、正德朝……都有各自要处理的问题,其余时间也没闲着,比如:稳定宝钞信用、积累国家资本……
期间,还伴随着大明人口急速飙升……
李青一直憋着,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其实,现在搞都有些着急了,收归草原、普及教育、收取西域,以及收取西域之后的经营……
积累了这么多年的国家资本,在这么多大事同时进行,以及天灾不断的情况下,也显得不富裕起来。
可李青不想等了,也不敢等了。
朱厚熜够顶,不仅镇得住场子,也能把事情办好,后继之君……难说。
“我知道近些年来的财政状况……不太好,可有些事不得不做。”李青说道,“百余年的积累,日子总算好起来了,可我们不能只一味的享受,而不去考虑未来不是?”
徐阶苦闷道:“侯爷说的句句在理,可是否操之过急了呢?”
“操之过急?”
李青轻叹道,“你们可知……我都忍耐了百余年啊。”
“可一下子全赶在嘉靖朝进行,总归是……太吃力了啊。”李本叹道,“时下大明看似一片大好,实则面临的问题也很严峻,且不说庞大的财政支出,单就这恶劣的气候……就很难让人乐观,如若……”
“如若再不搞,只怕以后会更难搞。”李青说道,“时下就是最好的时机,甚至……可以说是最后的时机。”
严嵩悄悄观察了下皇帝神色,沉吟道:
“其实,这件事本身并不花钱,主要就是冲击到了权力架构,既然永青侯做了折中,以我看来……倒也可行。”
徐阶沉默了下,转而道:“要不,就不收取西域了吧?”
“不行!”
李青、朱厚熜同时否定。
徐阶无奈,看向严嵩、李本。
严嵩这次没有看菜下碟,说道:“皇上,臣和徐大学士想法一样。”
“臣也是。”李本紧跟着说。
徐阶见两位同僚支持,胆气儿顿时一壮,满脸痛苦的说:“臣实在想不通,西域它有何价值,说难听点,那就是个不毛之地,打下来不经营等于白打,打下来经营花费更大,赔钱更多……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
李本说道,“如若皇上停止收取西域的策略,那么科举制度的改革,也会容易很多,恕臣直言,百官对皇上收取西域……并不是很赞同。”
朱厚熜也有些头疼……
不过,终是顶住了这波压力,说道:“大明的财政状况总体来说,还是良好的,收取西域也是投资未来,三位爱卿就不要再劝了,至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朱厚熜思忖少顷,道:“你们先拟定个章程出来!”
三人:“……”
接着,一脸幽怨地看向李青。
凭什么?
凭什么他搞出来的‘脏活’,要俺们去干?
“你仨看我做甚!?”李青瞪眼,“主忧臣辱,皇上忧虑成这样,你们就不觉得耻辱吗?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圣贤的谆谆教诲一个个都忘了?”
李本实在忍不了这个本家,愤懑道:“永青侯,你也是臣啊。”
“我不是提出了解忧之法吗?”李青哼道,“总不能啥都让我来干吧,不然,要你们干嘛?”
“你……”李本气急,拍案而起。
“嗯?”
李青眼眸眯了起来。
李本心中一凛,不禁想起当初让李青体面时的场景来。
可站都站起来了,就这么坐下……实在是羞刀难入鞘,只好向严嵩、徐阶递了个求助的眼神。
——你俩拉我一下,快点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