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这个修仙过于日常 > 第248章 地底暗流

第248章 地底暗流(2/2)

目录

因着这法器实在是过于宽大,不适于她这体型使用,于是就一直放置在储物袋中。

但现在,不论是虾刺匕还是白骨匕都已经不在她手上。

作为要去青毒豺巢穴之中盗取幼崽的人选,曲殷很显然需要装备傍身。

光靠黄羊谷那些野修身上的东西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她将虾刺匕给了曲殷,还给了他不少电击符轻身符还有敛息符带在身上。

而白骨匕,一想起那群青毒豺的嘴脸,她就不愿再用第二次,于是干脆也送给了曲殷。

现在她身上的法器,除去脚上的增加速度的铜环,竟然那就当真只剩下这一把大刀了。

取出这把大刀之后,方明了先是试着直接抬起大刀,在这枚碎片上头轻轻砍了砍。

二者之间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但却没有在这碎片之上留下什么痕迹。

所以她又试着拿起这枚碎片,在这把黄阶中级的法器上头划了划。

结果谁知道只是稍微用了些许力气,竟然就在上头留下了一条白痕。

这显然是因着这法器碎片的硬度远远高于这黄阶中级的大砍刀。

于是才如此迅速的在上头留下了一道划痕。

方明了见状顿时对着这枚碎片高看了一眼。

不过如此小的体型还是让她不禁摇头,这碎片确实是太小了些。

除了用作暗器以外也很难拥有其它作用。

随即她又看着这碎片上头些许连着的污垢。

然后再看了一眼手上那把巨大的砍刀,不禁将其绝望地将其收入了储物袋中。

那么大一把砍刀,显然不能承担这等精细的活计。

随即方明了在思索过后,便将储物袋中另外一枚赤红色的晶体取了出来。

这枚晶体乃是她在福来市坊山上的一处树洞之中获得。

而后在离开市坊后甚至还从中窥视到了一幅十分诡异的画面。

且还重新填充了自己操控纸傀的血纹,并因此繁衍出了用血纹控制一些小型妖兽的法术。

不过除此之外,她就没有从这枚碎片上面得到其它的东西了。

如今看来这两个同样细小坚硬的东西,恰好可以承担她将要做的精细行动。

从储物袋中挑选出一个玉碟之后,方明了便将这碎片置身于玉碟之上。

开始拿起那枚红棱仔仔细细的将这碎片上头的污垢尽挑刺下来。

不得不说,这红棱确实是有些不凡。

虽然她拿在手中划楞手里头的法器碎片,却没有留下丝毫的痕迹。

不知道为什么她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手里头的这个碎片相比这法器碎片材质都要上等一些。

轻而易举的将上头所谓的污垢尽数刮下来后。

方明了看着法器碎片上干净的血槽,这才将这红棱碎片放到一旁。

秋水明瞳看着玉碟之中闪烁着非凡灵韵的红褐色粉末眼前一亮。

这枚法器碎片显然也不是寻常之物,但在秋水明眸的注视下却看不出任何的异样。

红棱在她眼中也大致如此。

想来那碎片有可能乃是玄阶以上的宝贝,所以秋水明瞳才无法看穿其伪装。

方明了一直很清楚,她意外得来的天赋并非是万能的。

毕竟她就连同样是黄阶宝物中的参娃娃都看不透。

那再出现几样难以看穿其本质的东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不过看着这一点仅仅凭刮出来的粉末。

灵韵就比她手上那颗六百年的黄瓤根薯还要浓郁的血垢,她还是不禁有些好奇。

分辨许久,发觉这血槽内剥落出的暗红痕迹,就如同风干过的鲜血时。

方明了不禁对此有了几分猜测。

或许这些血垢乃是某种妖兽的血液。

被这柄法器伤害之后才在上头残留了些许血渍。

不过,这得是什么样的妖兽,才能仅凭血液就散发出如此浓郁的灵光呢?

很显然,方明了明白以她自己的见识并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思索再三之后,她还是将这特殊血垢藏入了一枚很小的玉瓶之中。

随后用之前在那群灵蜂手上得来的蜂蜡将其包裹起来。

现在的她已经不是那一个刚刚开始修炼,就胆大包天得敢吞服玄阶妖兽血液的愣头青了。

现在的她已经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放到嘴里头的了。

虽然还不知道此物能发挥出什么作用,不过将其收起来总归是没错的。

如今的方明了终于得了几分空闲,能在这洞府之中打坐修炼一番恢复灵气。

感受着灵气自四肢百骸混入丹田之中,缓慢将体内容灵气尽数充盈。

这种久违的感受不禁让方明了感觉有些怀念。

荒野之中那种近乎断绝灵气,即便打坐数个时辰也恢复不了灵气的状态实在是叫人绝望。

而那种看着自己灵石越来越少,却没有办法补充的感觉更是可怕。

好在她如今终于是有了一处安身之所了。

在好生的修炼了一夜,确认此地灵气确实比以往她在福来市坊之中要浓郁了一倍以上。

打坐恢复灵气的速度也是快上许多。

随即第二日清晨她便是又出了洞府。

筑基一事终究是急不来的,种种条件她皆是要满足。

如今最要紧的事情便是要开始修炼那坎水通络功。

根据地图上所标注的,星沙市坊附近就有一处可以修炼此功法的寒潭。

如今她修炼完毕又有充足的灵石,理应也要去看上一看才是。

当走出狭隘昏暗的星沙市坊,迈向市坊外那条狭长的暗河之时。

顶上修长狭窄的天空仅仅透露了些许微光,天边一线仅见云端末尾。

而比起地底下沉寂潮湿的环境,这暗河两道的崖壁上显然要凉爽清冽许多。

哪怕是在耳边呼啸而去的水风,都带着湿润清新的气息。

总归是比这地底之下要叫人来得身心畅快。

狭长的山壁上头被人为雕琢出细长的路径。

可惜道路两旁并没有什么能保证人安全的围栏,只是勉强修出一条窄路随人通过。

身侧卷过呼啸的风似要叫人葬身浪涛之中。

肩头靠着坚石硬壁,怀手即拥浩荡腾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