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2/2)
这次入围场,听说这里也是住营帐,她便以为里头的布置应该跟军营差不离。
结果到了地方,宋玉枝才知道自已想岔了——
围场幅员辽阔,山脉连绵,丘陵起伏。
建立在空地上的各个营帐,说是帐篷,但都打了木桩,不比一般的屋舍小。
尤其是正中间那个大帐,远远看去跟个小宫殿差不多。
若说有什么不便宜的,大概就是因为空地有限,而营帐众多,所以营帐之间的间隔都不算大,彼此之间谈不上隔音。
沈遇把宋玉枝送到一处营帐,道:“东边最大的那几座营帐,是陛下和其他皇室成员的住所。我要了这处不大的,一边是贵妃娘娘的营帐,另一边是方家女眷的住所。”
他负责整个围场的守卫和布置,按道理完全可以行使职务之便,给宋玉枝安排一个更宽敞、环境更好的。
他特地如此安排,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宋玉枝的安危,想让她有个照应。
宋玉枝进了营帐,发现地方虽然不大,跟他们现在日常住着的宋家厢房还小一圈,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色常用物什都置办齐全了,便也没觉得哪里不好,只奇怪道:“方大夫人和叶儿她们也来了?”
皇家十分重视这次秋狝围猎,听说受邀的官员和家眷的名单,都是建元帝亲自拟定的。
方家男人官位都不高,跟皇家退亲之后,已经不算京中的顶层勋贵。
宋玉枝便没想到他们也会来。
沈遇帮宋玉枝把行李安顿好,低声道:“方鸿光日前回京述职了。因其先前守卫丰州城有功,陛下特地给方家补了帖子。”
方鸿光就是丰州城里的方镇将。
早些时候,他把沈遇擒拿贼首的功劳隐瞒不报,便成了抵御外敌的大功臣。
这笔账迟早是要算清楚的。
宋玉枝对此并不意外,只掐算着日子问说:“这才几月,那方鸿光怎么就回京述职了?”
历来这种外放的将领,无召不得回京,而且就算有召,通常也是年关前头,皇帝才会想起这茬。
沈遇言简意赅道:“这就要问那位殿下了。”
宋玉枝听到这话,便知道这件事必然是海明的“功劳”了。
“倒是难为那位了,此番做局还真是不遗余力。”
她可不相信,海明会不知道方鸿光同沈遇的之间的恩怨,一切只是巧合。
到底是在围场里,人多口杂,暗处更不知道有多少眼线。
宋玉枝和沈遇便没有深聊下去,只对了个眼神,让对方更小心一些。
后头沈遇还有公务要处理,便没在自家营帐里多待。
宋玉枝和辛夷在营帐里歇过一程子,又从内到外检查了一番,确认那些物什没有被人动过手脚,外头天光也大亮了。
辰时中,兰贵妃那边的宫人过了来,邀请宋玉枝过去看台。
在围猎的流程里,这个时辰建元帝便该带着一众皇室成员和武将出发了,而其他官员家眷则是聚在看台上相送。
宋玉枝早就做好了准备,立刻跟宫人动身前往看台。
才刚到地方,宋玉枝就发现气氛很是微妙!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