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偷阴尸,借鬼命 > 第881章 DNA调查结果出来了(二合1章)

第881章 DNA调查结果出来了(二合1章)(1/2)

目录

小月的魂体坐在棺材盖上,他们能抬得动才奇怪了。

之前周文明看到的,也全都是幻觉。

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不想让他把棺材抬走。

周文明不顾一切的想要把棺材抬去下葬,肯定是有问题的。

我心想刚才周文明都差点被吓尿了,应该是不会再把棺材抬走了。

可不知道这家伙是不是脑子缺根弦,还是走火入魔了。

他看了一眼四周,默不作声的走回房间。

过了两分钟,周文明回来了。

小月静静地坐在棺材盖上,她的魂魄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朵飘渺的幽灵之花。

然而,当周文明走出房间的那一刻,小月的魂魄突然颤抖了一下,仿佛被一阵无形的恐惧所击中。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慌,魂体也开始变得不稳定,仿佛随时可能随风飘散。

小月试图保持镇定,但她表现出来的恐惧根本无法掩盖。

就在这时,小月的魂魄像一只受惊的野兔,嗖的一下钻进了我的手链里。

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以至于我几乎没有反应过来。

我感受到手链上传来一阵微弱的震颤,仿佛小月的魂魄在向我寻求庇护。

我能清晰地感受到小月的恐惧和无助,她的情绪仿佛通过手链传递到了我的心中。

我的目光瞬间变得犀利,紧紧地盯着周文明。

此时,我注意到周文明的手上拿着一只巴掌大的黑色铜钟。

这只铜钟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铜钟的表面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细看之下,似乎还残留着一丝道韵。

那道韵若有若无,宛如云雾般缭绕在铜钟周围,给人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感觉。

铜钟上的纹路繁复而精细,似乎是一种古老的符文,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

每一道线条都像是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不禁陷入对历史的遐思。

我凝视着那只黑色铜钟,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好奇心。

这个铜钟到底是什么来历?

它为何会出现在周文明的手中。

我心中几乎有100%的肯定,这黑色的铜钟绝不可能是周文明的。

带着这个猜测,我眼角的余光不由自主地瞥向了一旁的周文山。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周文山在看到那黑色铜钟时,脸上的表情也发生了变化。

他的眼睛瞪大,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强行忍住了。

与之前的恐惧相比,此时的周文山显得有些坐立不安。

他的手指紧握成拳,身体微微向前倾,似乎想要更靠近一些,但又及时控制住了自己的冲动。

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波动。

这两兄弟有很大的问题。

“这是混元道钟。”烟儿突然在我身旁开口说道。

不是,这小家伙什么时候跑回来的?

“你刚才去哪儿了?”我疑惑的问。

“拉屎!”

我:“……”

这小子总是这样,要么不开口,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混元道钟?”我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虽然我不了解这混元道钟的来历,但我知道“混元”二字在道家是不可能随意乱用的。

“混元”一词常出现在道教的概念中,代表天地未分,万物未生的混沌状态,是天地万物的起源。

似乎是察觉到了我的想法,烟儿缓缓开口,向我介绍起这混元道钟。

他的语气不紧不慢,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每一个字都如雷鸣般在我耳边回响。

“你可知道地官?”烟儿轻声问道。

我轻点了下头,回应道:“地官乃道教三官中的第二位神只,又被尊称为‘地皇大帝’。根据道教的教义,地官是宇宙的主宰之一,掌管着地界,统领着众多的鬼神和地兵地将。”

烟儿嗯了声,继续说道:“这混元道钟,曾经是地官身旁金童的贴身之物。”

我不禁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讶异的神情,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好奇地问道:“混元道钟?它有何来历?”

烟儿的口吻依旧沉稳,他缓缓道来:“曾经,地府发生了一场惊世骇俗的阴兵叛乱。金童手持混元道钟,以雷霆万钧之势镇压了叛乱的阴兵。从此,混元道钟便高悬于鬼门关的城墙上,用以镇压阴阳两界的平衡,维护着世间的秩序。”

我听得入神,不禁追问:“那后来呢?它怎么会流落至人间?”

烟儿的眼神闪过一丝神秘,轻声说道:“后来,混元道钟在人间的战乱中,被一位将军所得,那位将军凭借着混元道钟的无上威能,在战乱年代屡立奇功,所向披靡。”

我感叹道:“这混元道钟真是一件稀世珍宝啊!”

烟儿微微点头,语气平静地说:“随着将军战死沙场,混元道钟也销声匿迹,它的下落,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谜团。”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既然混元道钟早已不知所踪,那么它又怎么会出现在周文明的手中?

是谁将它交给了周文明?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在周文明将混元道钟扣在棺材盖上的瞬间,只听到“嗡”的一声巨响,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以混元道钟为中心,向四周迅猛扩散。

这股力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浑身一颤。

周文明转身对着那7个专业抬棺人喊道:“各位,帮忙把棺材抬起来吧!”

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

随着他的呼喊,7个抬棺人交换了一下眼色,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向棺材。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在棺材的不同位置,准备抬起这个沉重的负担。

领头人沉声说道:“起棺!”

哀乐在这一刻奏响,如泣如诉的旋律在空气中弥漫,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

周文明和周文山两兄弟毫不犹豫地跪在了棺材前面,他们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仿佛在与母亲做最后的告别。

村民们的哭泣声在这时愈发清晰,哀悼之情弥漫在整个空间。

7个抬棺人同时使力,棺材缓缓地离开了地面。

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沉重,每一步都带着对逝者的敬意。

棺材慢慢地越过了周文三和周文明两兄弟的头顶,他们静静地跪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在感受着母亲最后的气息。

整个过程庄重而肃穆,哀乐的旋律如泣如诉,伴随着村民们的哭泣声。

每个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棺材的移动,仿佛在为逝者送上最后的一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