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官路浮沉 > 第744章 亮底牌

第744章 亮底牌(1/2)

目录

“我们没什么好谈的。”

老潘拒绝得异常干脆。

“为什么?”

“潘师傅,你不想让更多人喝到你酿的酒吗?”

宋思铭问老潘。

“想,但是,你的方法不行。”

老潘回应道。

“为什么不行?”

“我免费提供场地,总得比省道边卖酒好吧?”

“如果,你觉得,销量没办法保证的话,我们可以签一个保底合同,每月卖不够合同的数量,我个人补齐。”

宋思铭继续争取。

“不需要。”

潘师傅摇摇头,说道。

“你不为你自己考虑,也得替戚向山想想吧!”

“你酿酒,他卖酒,美其名曰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可是,你摸着良心问问你自己,你真的是报恩吗?”

“你让他过上好日子了吗?”

软的不行,宋思铭决定来硬的,直接质问老潘。

果然,老潘有些动容。

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我有我的原则。”

“什么原则?”

“你倒是把你的原则说清楚啊!”

宋思铭逼问老潘。

“我的原则就是不与你们这些当官的合作!”

终于,老潘坦露心声。

“不和当官的合作?”

宋思铭大脑飞速旋转,分分钟抓住重点,“你是被当官的坑过?”

“对。”

老潘回答道。

“就算你被当官的坑过,那也是坑你的那个人的问题,你不能因为这个,就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吧?”

宋思铭试图打开老潘的心结。

“坑我的不是一个人,是一帮人。”

老潘说道。

“一帮人?”

“青山市制酒厂的领导?”

宋思铭猜测道。

刚刚戚向河说,老潘是被酒厂开除出来的,而老潘酿的酒,又和青山制酒厂的青山醇二十年有着九分相似。

于是乎,宋思铭就想到了青山制酒厂的领导。

没想到,还真就被宋思铭蒙对了。

“你怎么知道?”

老潘惊讶道。

“青山制酒厂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

“由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十三年前,已经申请破产。”

“后来,市审计局对青山制酒厂,进行破产审计的时候,发现好几个厂领导,存在腐败问题,当即便上报了市纪委。”

“市纪委随即对那几个厂领导进行了调查,那几个厂领导,已经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由于曾学岭分管过青山市制酒厂,后来曾学岭又十分喜欢青山醇二十年,宋思铭特意对青山制酒厂的前世今生,进行了一番了解。

“但是,那个最应该被处罚的人,却没有受到处罚,非但没有处罚,而且越爬越高。”

这正是老潘意难平的地方。

如果那个罪魁祸首已经伏法,他也不会在这个小村子,一蹲就是十三年。

“你说的这个人是谁?”

宋思铭皱了皱眉,怀疑地问道。

“你知道了,又能怎么样?”

“你只是一个小乡长,而那个人,已经是正处级了。”

老潘说道。

“正处级?”

作为曾经的市委办秘书一科科长,市政府办秘书一科科长,整个青山的正处级干部就没有宋思铭不认识的。

“你说个名字。”

宋思铭坚持道。

“郑元吉!”

老潘说道。

“市国资委主任郑元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