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找上门的工作都不要(2/2)
但并不是全国都如此。
稿费正式过明路还要等到十月份的官方文件发布。
现在也只是隔壁地区放开了限制。
甚至哪怕是有正式红头文件下来了,到全国各地都能知道并且贯彻下去,还得有一段时间。
没办法,国家太大了,从交通到信息交流都不便捷。
但还好,她准备投稿的《儿童文学》编辑部设置在京市,那是全国信息最发达,也是最先感知到政策变化的城市。
《儿童文学》会在八月复刊,现在是五月份,刚好她还能有点时间精修一下自己的作品。
姜琴说的这些,都不是金小芝日常会关注的领域。
再加上她常年在岛上待着。
就算是听收音机看报纸,她关注的也更多是关于妇联方面和国家政策大方向上的内容。
对于外头的稿费变化还真是不了解。
姜琴这么说,金小芝就这么信了。
主要是,金小芝觉得,姜琴也没必要拿这种事骗她啊。
怎么,是嫌工作烫手啊?
但信归信。
金小芝对没办法把姜琴招进妇联工作还是挺可惜的。
她是真心觉得,姜琴适合在妇联干。
“我这常年在岛上,外面的新鲜事儿都知道的少了,不比你们。但这稿费的事儿,我琢磨着,是得编辑部选中刊登了才有的吧?”
金小芝微微皱眉,“不是我要泼冷水,但要是没选中,岂不就是白写了?”
姜琴当然知道,这话不是在故意给她泼冷水。
她想了想,起身去卧室里拿了一沓信纸出来。
“刚好说到这事儿了,金主任,您见多识广,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这写得怎么样?也给我心里兜个底。”
姜琴话说得很谦虚。
以至于金小芝接过稿件的时候,心里一开始其实也没多重视。
受到前几年政策和时局的影响,金小芝本心里对写文章挣稿费这件事其实就觉得不太靠谱。
听着就不如进单位稳妥。
再加上金小芝平时在妇联,看的都是各种红头文件和档案文书,饶是金小芝是个工作负责的,看多了也觉得头疼。
这会儿接过稿件,也完全是出于对姜琴的关心,想着好歹自己比人家大一点,万一要是这文章里有什么不能写的,也能给人提前指出来,不至于闹出事被人举报了。
金小芝还在心里提醒自己呢。
就算是不爱看,也别流露出来,得肯定人家年轻同志的努力,不能一个劲泼冷水,也得鼓励鼓励对方。
想是这么想的。
但等到真看起来,金小芝就完全忘了什么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
看第一页的时候,她还是单手拿着稿纸,随时准备看困了就喝点水清醒一下。
等翻一页,她整个人都坐直了,双手都拿着稿纸,一会儿皱起眉头一会儿又勾起嘴角,显然已经完全被故事吸引。
看到一半,甚至还从兜里掏出个眼镜来,看得别提多认真了。
姜琴也没打扰她。
在她看稿件的时候,自己就去把两个孩子的奶给喂了。
喂完又摸了摸俩孩子的尿布。
刚想着要不要顺便再切点水果呢,就听客厅里金主任的声音响起。
“妹子,这后面呢?乐乐的小舅妈真要离婚啊?”
姜琴出去,就见金主任手里还攥着稿纸,坐在沙发上,也不耽误她探着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她问。
这模样就跟当初她婆婆看了开头没有结尾的时候一模一样。
姜琴一下笑了。
“我也不知道。”
金小芝:“你也不知道?”
姜琴把稿件收好,解释道:“我就写了这么多,还没想好后面剧情该怎么发展。”
一听连姜琴这个作者都不知道,金小芝瞬间有些失望的“啊”了一声。
但好在她很快就反应过来,姜琴让她帮忙看的目的。
想到自己之前的想法,金小芝还有些不好意思。
她也丝毫不避讳自己原本的想法。
“我本来还想着要帮你看看里面有没有不能写的东西,结果我看的时候完全沉浸到姜乐乐的故事里,根本就注意不到那些细枝末节。”
姜琴:“那说明我这故事还算是能吸引人的吧?”
金小芝抚掌道:“谁要说不好看,那就是那个人没品味,跟你没关系!”
又问她:“你这文章准备投稿到什么报社啊?”
姜琴摇头:“不是报社,是准备投稿给《儿童文学》刊物。”
金小芝恍惚觉得这个刊物名字好像自己听过。
姜琴补充了一句:“是六十年代初创办的儿童文学期刊,现在已经停刊了,但估摸着快要复刊了。”
她也没说具体复刊的时间。
金小芝也没多问。
文学期刊会因为什么停刊,双方心里都清楚,也没必要多问。
至于姜琴为什么会知道即将复刊。
金小芝倒也没觉得奇怪。
心里估摸着这要么是她家里有认识的人跟这个刊物有关,要么是她自己所在的作家圈子里传出来的消息。
这也很正常。
她们妇联内部不也有人会提前知道一些上头关于妇联相关的政策调整。
这人脉圈子的事儿,到哪儿都一样。
只是这么一想,金小芝大概就知道了,姜琴这文章投稿的成功率估摸着挺高的。
可惜了。
她是真心觉得姜琴这性子,挺适合干她们妇联这工作的。
本来都打算放弃了。
刚要放下稿子,金小芝脑子里突地灵光一闪,一下抓住了姜琴要整理稿件的手。
“小姜,你这字写得不错啊。”
姜琴一愣。
金小芝一拍掌:“办事员你没精力干,那宣传口临时岗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