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 第612章 只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第612章 只信自己愿意相信的(2/2)

目录

这两个人也是一排七个人里,排在最前面的两个。

毛丫很多人都不熟悉。

张玲子可就不一样了。

“得益于”张玲子平时泼辣爱搞事,还爱凑热闹的性格,别说是四号家属院了,就是其他家属院,都有不少跟她相熟的。

“以前也没发现,这张玲子长得还行啊,怎么在板报上,看着眉清目秀的。”

另一个军嫂指了指半身像

“不止长得还行,小姜干部写的这篇文章上还说了,张玲子还是主动申请去培训,还说以后养殖场办起来,也愿意去最苦最累的一线工作呢!真是看不出来,她还是这么个乐于奉献的人!”

边上的军嫂附和:“我之前还以为这培训就是去上上课,没想到这么辛苦。”

“是啊……”

不只是妇联办公室前的军嫂们在讨论。

后勤部工作人们也在因为这次的板报内容而议论纷纷。

“你们看这期妇联的板报了吗?”

“听说是之前那个捐献了小黄鱼的小姜同志画的呢!”

“是啊,怪不得,我就说她看着就面善,果然画出来的板报也好看得很!”

虽然不知道,人看着面善和板报画得好有什么必然联系。

但办公室的同事们还是纷纷点头认同。

主要是——

“多亏了这期板报,你们没看,这几天一直来后勤部闹腾的那几个人都不来了。”

说这话的人是后勤部负责接待的年轻干事。

说到闹腾的那几个人,干事白净的脸都忍不住皱在一起,很是头痛。

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办公室里众人的热议。

边上一个同事讥笑了声。

“呵,之前她们不是还说白主任是以权谋私,故意不选她们去培训吗?现在知道培训这么辛苦,一个个屁都不放了。”

“哈哈,她们还以为这养殖场的培训就跟我们办公室其他培训学习一样,就是上上课听听讲座呢,哪想到还要去养殖一线干活啊。”

听到这话的另一个干部摇摇头。

“哪怕是上课听讲座,也一样不轻松啊,要做笔记要背诵,培训结束之前还要考试,哪样是能混日子混过去的。”

“那些闹事的人可不会相信。”

这话也对。

要不是因为不相信,那些被白主任筛掉的军嫂们也不会耿耿于怀到,连着几天都来后勤部闹事。

说是闹事也不准确。

因为要是真闹事,后勤部是可以直接让保卫科来抓人的。

但她们就是搬了板凳来后勤部坐着。

然后不管是谁经过,她们都要拉着人抱怨几句自己没被选进培训名单的事情,还得诉苦家里有多艰难,有多需要这份工作,自己又有多能干云云。

事实上,来报名养殖场培训的军嫂里,有七八成都是能干,且家里条件一般,自己的学历和能力也一般,需要这份工作的。

剩下的两三成是家里条件还行,只是在家里待不住,来试试看凑热闹的。

真正学历高的,能力强,或者是有工作经验,且有工作意向的军嫂,大多在刚随军那一两年里,就会被后勤部安排去各个单位。

就如何婉晴这般,她自己要是没那么着急,在随军后的一两年里,后勤部自然而然会给她找合适的单位。

只能说,一切都是阴差阳错。

话说回来,会被白主任从名单里筛选出来,要么是如何婉晴毛丫这样,有学历或者是有工作经验的,要么是如张玲子等人一般,家里条件在一众申请人员名单里,都属于比较紧张的,且本人有较强意愿的。

张玲子都敢立下军令状,主动请缨培训结束后去最辛苦的养殖一线工作,白主任当然不会把她筛掉。

这些理由,她们说了一遍又一遍。

奈何,有些人就是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这几天,后勤部被她们搅和得上班都不得安宁。

今天才终于安静了一点。

本来大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有几个年轻的干事心里惴惴不安,生怕那几个搞事的军属是想到了什么新的法子来折腾人。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是因为今天妇联出的板报。

负责接待的年轻干事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希望以后小姜干部可以多出几个养殖场相关的板报,让那些人再也没脸来闹事。”

后勤部的干部们都知道的事情,白主任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想着因为一期板报造成的舆论影响,她忍不住想起昨天姜琴来找自己说的事情。

原本就不算多的犹豫,此时也完全消失了。

几乎大半个家属区的人都在讨论关于板报的事情。

连板报最下方的生活小常识都被大家挂在嘴边。

姜琴写的生活小常识就真的是小常识。

还都是以前黄翠喜在老家时告诉她的。

比如说,发酵面团要用冷水还是热水,冻梨要用什么梨什么样的温度最好,如何清洗内脏和腊肉腊鱼,怎么做腊肠,千丝饼怎么做出千丝的效果等等。

基本上都是北方人的生活小常识。

宁省地处祖国的东南方。

还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事情。

倒是王娟看着那些小常识,脑子里很快闪过一个想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