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朱婉芳的少女心事(1/2)
朱婉芳家住的公屋邨叫模范邨,因为是全港第一个规划的屋邨,所以层高比现在的很多房子都要高。
足足有三点五米左右。
既然有这个模范邨打底,往后一直到七四年九龙西的爱民邨都是这种层高。
迫于狭小的居住环境,很多市民就在半空加装一层阁楼,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家族成员居住。
也因此,其实很多公屋居民都没有自己的家庭厨房以及卫生间。
绝大多数的居民都是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
他们无论是打水还是上厕所,都要前往连接两翼的中间连廊处的公共洗手间。
而这种低楼层的公屋大厦,每层楼至少有三百名住户。
而厕所男女加起来一共就六个厕位。
这么多人共同使用三个男厕位和三个女厕位,以至于居民常常会在厕所门口排起长龙阵。
这样的卫生条件可想而知。
厕所状况极差,污秽不堪,所以很多人上个厕所时都得先带着报纸铺在地上,这样才能踩得下脚。
洗澡也是同样的概念。
香江是海边城市,空气湿度比很多城市都高,
特别是在湿热的夏季。
如果想洗个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一层楼只有十几个淋浴龙头。
每晚六点至七点是洗澡的高峰期,经常是几十个人排着长龙等着进浴室。
一些年轻的女孩子只能到晚上十一点相约一起去洗澡,还要轮流守着浴室门口,防范有人偷窥。
香江目前拥有将近六百万人口。
而居住在这种狭隘公屋楼的人就占了一百二十多万,还有将近五十万人口的居住环境比他们更差。
只能住在更加狭窄的棺材房,甚至是笼屋里。
这还是有李绍安参与进去的香江,如果没有他这个香江王深度干涉,那今天住公屋以及笼屋的人只会更多。
参照前世的香江就能得知。
七百万人口住公屋的就占了两百多万,还有两百万以上的居民是住在棺材房以及笼屋里面。
有正常房子居住的市民,竟然不到一百五十万。
之所以现在的香江有他李绍安存在还会这样,也有一部分历史因素。
随着香江经济越发繁华,每年北边都会涌入大量人口移民过来。
原本港府在八二年时就想立法限制这些移民,可在李绍安的干扰下,法案并没有通过。
这是华人的地盘。
限制华人以外的人种可以,李绍安怎么可能会限制自己人过来自己的地盘。
也正是这个原因。
虽然方进新在他的命令下,跟港府合作大力修建更多更好的廉租房和公屋,但还是比不上人口涌入的速度。
只能一步步慢慢来,让那些人再排期等一下了。
毕竟香江的经济大爆发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的,暂时来说港府也没那么多的资金。
李绍安倒是有天量资金可以满足所有人,修建足够多的住宅。
但有些该是港府的责任就要自己扛,他只能在其中指导辅助。
不然将香江变成北朝xian一样,真以为东大会乐意吗?
如果想和谐愉快的一起玩耍,那么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是绝对不能做的。
香江王不能是裂土王。
世界很复杂,没想的那么简单。
说远了,拉回正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