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产业升级(1/2)
内阁很快济济一堂。
王三拿出了早几年就写好的“补助生育计划”、“乡镇新城补助”、“供销社济民计划”、“工时工会计划法案”等一系列书说:“地方的商品库存要超标了。由于很多地方是集体经济,虽然干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一个地方的资源是有限的,百姓因为孩子的养育成本,开始自行节育。
工业化,是一味避孕药的副作用出现了。
是该解决生育成本的问题了。
你们都看看。”
王三丢给他们的各种应对措施,看得他们眼花缭乱,同时无比震撼。
虽然知道王三眼光长远,但他们都是新一代入阁的地方大员,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大顺创业的峥嵘岁月。
不知道王三究竟看得多远。
如今看着泛黄有了岁月的纸,上边的墨迹都发白了一些,可见这些书最少的都有五六年的岁月了。
五六年前,王三就已经发现了相关端倪,简直可怕。
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场没有人是傻子,看完,也就知道王三在担心什么了。
经济危机要来了。
失业、倒闭的浪潮随时可能席卷整个大顺。
那么如何解决他们的问题。
两个方案。
产业升级与对外战争。
产业升级就是淘汰产能,进行雁阵转移,但这个需要寻找雁阵转移的节点与投资基建,将这些物资消耗掉。
至于对外战争。
现在地球上,谁他娘敢对大顺说一句不字?
都不用大顺发兵,各地的诸侯都能摘了那个说不的首领脑袋奉上来请赏。
所以大家基本知道,只能进行产业升级。
而产业升级的背后,就是关于生存空间与环境的扩张。
王三这边的有三个方向。
一,对内发展,对中国境内所有区域,尽可能平行开拓。
二,对外发展,将产业转移到沿海与海外内藩省,然后利用内藩省的发展消化掉大顺的库存。
三,就是内外协调,要准备开放内藩省的人口内迁,完成对内藩人口的吸纳。
而这背后是对中国境内的所有基建,进行新一轮扩建与改造的方案。
对东部地区淘汰落后产能,机械全部往中西部迁徙,然后将内藩省人口往中西部吸引,最后完成城市的扩张,消化掉库存。
“陛下,三个计划都不错。但钱从哪里来?”
“是啊!”在场众人都知道三个方案各有千秋,但问题是,大顺现在的钱肯定是不够的。
“发债。”王三平静的说,“还有就是币制改革要开始了。之前是金银复本位制度。现在要改成信用化。
同时,开放金银交易所,准许天下人采购黄金。
黄金价值与现钞价值脱钩,完成当初既定的钞票第三步走。
即货币信用化,黄金、资产、房子等,全部变成货币的锚定物,扩大全国范围的币池。”
“如此……是好办法。”
在场户部、财部、商部的从事,也都讨论了起来,不一会儿就确定了方案。
那就是贵金属交易所的交易限额放开,然后大顺开始进行信用货币结算体系,民间交易不再使用代金券,而是根据存款、借款、贷款、固有资产等进行综合计算,然后每年增发与收紧一定数量的货币。
所发出来的钱,全部用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包括科研、基建、教育、医疗、补贴等花销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