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晋国卿大夫的排场(1/2)
楼令选的路线是经由“孟津”的那一条,也就是会经过周王室、卫国和鲁国。
如果不是郑国的北部被晋国所吞并,楼令等人还要加上一个路过郑国。
他们进入单国境内的时候,由于单公朝不在的关系,自然是由单国储君侩进行接待。
“我父亲,他……”单国储君侩说到这里停下来。
单公朝是作为天使去见晋君周,结果有去无回了。
当然了,晋君周邀请单公朝去“新田”作客的事情,有派人通知单国储君侩,只是并未通知周天子。
那是单公朝秘密前往,并没有公开天使的身份。
既然周王室想藏着掖着,单公朝不想卷进那种大事,晋国君臣可就有了太多的操作空间。
其中要说有什么难办,只能说是单公朝的年纪太大,晋国君臣可要小心别给玩脱了。
他们都不知道一点,单公朝活得比原历史久,要不然五年前就该病逝了。
考虑到是病逝,不是寿命到了终点,单公朝生病的时候得到来自楼氏医匠的医治,活下来也就显得情有可原。
事实上,楼氏已经取代了秦国原来的地位,晋国或他国有贵族生病,第一时间就是向楼氏求医。
爵位不够高的贵族,不一定能够得到楼氏的帮助。
要是身份足够高,得到楼氏医匠前往医治的概率就高了。
单国是一个小国,单公朝却是晋君周的老师,肯定会让楼氏更在乎一些。
所以了,单公朝并没有如原历史那般病逝,到现在看着也还显得老当益壮。
楼令没有对单国储君侩说太多,只提到单公朝在“新田”接受晋君周的款待。
楼氏一行人在单国没有刻意停留,接受一次宴会款待,也就是逗留一夜就继续启程了。
他们通过跨河大桥来到大河南岸,进入周天子的直辖地盘。
“天子会派人过来问吗?”楼武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楼令摇头说道:“会有公卿过来旁敲侧击,问不敢直接问。”
晋国一改从前的姿态,不再跪舔周天子了。
这一下,反倒要让周天子变得紧张起来。
晋国压服楚国,并且逼迫楚国去掉王号,着实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这件事情也是天大的功劳,一旦晋国君臣禀告周天子,周天子再给予热烈的回馈,不管后面晋国做了什么,无疑会让晋国成为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忠诚的典范。
可是,晋国一改常态,办成那么大的事情,反而告知周天子一下都不干。
这样一来,即便周王室的君臣再迟钝,他们总要有所察觉,再进行各种猜测吧?
周天子派单公朝找晋君周便是一次试探。
单公朝要是明晃晃以天使的身份去见晋君周的话,压力会给到晋国君臣这一边。
谁让单公朝要秘密见晋君周呢?见不得人的操作无疑是率先示弱,别怪后续的发展成那样了。
楼令在经过“王野”的时候,果然有公卿求见。
“刘公?”楼令得知前来拜访的人是刘公季子,稍微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楼令和这个刘公季子有仇。
这个刘公季子是周王室一众公卿中,生意做得比较成功的那个。
在楼氏给周天子献上纸张之后,没有多久刘公季子就派人跟楼氏谈生意,倒是没敢要所有地方的经销权,只是提到要在“洛邑”当二道贩子。
当时,楼令并没有选择跟刘公季子合作,后者倒也没有死缠烂打。
只不过,楼令送给周天子的纸张,最后大多流到市面之上,搞得周天子好几次向晋君周索取,晋君周又不得不麻烦楼氏。
怎么不是周天子直接向楼氏索取?并不是担忧楼氏不给,而是周天子讲究存有界限。
只是,一旦周天子直接向楼氏索要,不一定会让楼令奉上。
一样不是“周天子有几个师”的事,纯粹就是界限摆在那里,有些行为不能做。
楼氏送给周天子的纸张怎么会出现市面上?便是被这个刘公季子拿去卖了。
那可是贡品,敢拿贡品去卖,虽说周天子已经成为招牌,敢那么干的人胆子一样要够大。
楼令不喜欢跟胆子大的人接触,主要是害怕对方会溅自己一身血。
只是吧?对方都找过来,不见肯定是不行的。
楼氏的队伍停下来,随扈开始搭设帷幔,临时搭建一个可以用来待客的场地。
虽然是临时搭建,应有的一切依旧会铺设妥当。
例如说,地面铺上一层毛毯,设下案几与蒲团的座位,各种餐具,热汤与肉块,蜜饯与水果。
毛毯?这东西出现的时间很早,一开始是动物皮毛缝补而成。到现在已经有家族利用纺织技术在制造毛毯。
楼氏的毛毯是用羊毛编织而成,怎么都算是当代的领先技术之一。
由于楼令缺乏纺织的相关知识,再来就是不想刺激旬氏,楼氏并未在纺织方面过多投入。
这也是界限。
楼令要是太贪心,什么领域都涉及的话,无疑就是踩线了。
比如说,楼氏大力发展纺织和制陶,投入肯定需要获得回报,可不就要抢夺市场了吗?一旦抢夺市场,不等于向范氏和荀氏发起挑战了嘛。
反正吧,历史上的赵、魏、韩、中行、智、范到最后也没有冲击对方的产权领域,一般是互相吞并之后,才进行的一种接盘。
而存活在分裂晋国的赵、魏、韩三家,他们各自将自己把持的领先优势代入战国,立国就是一个强国,尤其是以发展防具类的魏国优势最为明显。
在当前,楼氏最为擅长什么?
讲实话就是,楼氏领先的领域非常多,最为特殊的就是突破冶炼和锻造壁障,率先掌握了金属上的优势。
在其它方面,楼氏在水利上也逐渐开始领先。别看谁都在搞水系设施,搞得越好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必定越大。
牧畜方面?楼氏是接管了赵氏的产业,由于楼令根本不懂兽医方面的知识,自然是慢慢在补了。
如果说楼氏哪一项成果起到的影响最大,毫无疑问就是纸张。
因为楼令知道纸张的重要性,没有大肆进行贩售,只是拿来送礼,纸张的优越性并不广为人知。
为什么不卖?因为现在卖只会便宜贵族阶层,给楼氏创造一个又一个大敌。
什么道理?道理就是,一旦纸张谁都能用,可能漏一些到普通人手里,可是贵族阶层会是获得便利最多的阶层。
以为纸张变成烂大街,会让更多的人获得读书的机会吗?不是这样的。
纸张在蔡伦的努力下逐渐走向成熟,有看见想读书就有书能读吗?没有的事啊!
而知识走向千家万户,其实是到了北宋时期的事了。因为能够读到书的人猛增,直接又让人思考什么比抄书更迅速,可不往印刷术一直研究,进而将活字印刷术给搞出来了吗。
那么东汉、隋、唐为什么大多数人依然无法享受到纸张带来的便利?因为知识被垄断啊!
所以了,没有黄巢干挺世家和门阀,哪来新阶层出现的机会。
到了读书人阶层形成之后,他们何尝又不是把控了进步的渠道呢?
楼氏现在已经将活字印刷术给鼓捣了出来,只是一样藏着掖着,不是为了发财,单纯就是不想也不敢拿出去。
不算大种类,分为各种小科类,楼氏研究的方向可就多了,只是研究成果无法造成大区域的影响,很难造成什么轰动。
楼令坐着等刘公季子出现,等来了人也只是站起来,没有迎上去。
“晋下卿。”
“刘公。”
晋国的中军将是上卿,中军佐是次卿,其余则是下卿。
通常情况下,只有一名晋国卿大夫的时候,与之接触者会用“晋卿”这个简称。
来自周王室的公卿不一样,他们的称呼会更正式。
刘公看了看场地,心里暗自满意,一边也在称赞楼令礼节到位,随后在侍者的引领下走到座位坐了下去。
互相之间肯定要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来寒暄,起码先把气氛炒热。
楼令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浪费,聊了一小会,问道:“刘公此次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刘公稍微愣了一下。
知道什么是客套吗?就是互相客客气气,找到可以吹捧的事情,你吹我我吹你的商业互吹。哪怕是找不到可以赞美的事情,漂亮的空话也要多讲一讲。
这才说了几句话,楼令的不耐烦都直接摆在脸上了。
周王室对晋国的行为有诸多猜测,不免有些人装鸵鸟讲好话,比如晋国君臣不是故意漏了事,可能是忘了之类。
固然知道是在自欺欺人,可是有时候就是不得不自欺欺人啊。
现在?刘公季子看到楼令的表现,心里没有丝毫的恼火,有的只是恐惧和担忧。
“实不相瞒,此次前来乃是受了上意。”刘公季子停下来,注意观察楼令的脸色。
刘公季子是周王室的公卿,所谓“上意”只能是来自周天子的授意。
楼令没有站起来向“洛邑”的方向行礼以示尊重,仍旧安坐在原位,脸上的不耐烦更是一丝没有收敛。
古代时代属于是:臣子的臣子不是我的臣子,君主的君主不是我的君主。
也就是各讲各的。
当然了,涉及到君主的君主,一般人会表现出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