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捕鱼(2/2)
选块大石头坐下,抛出鱼饵,静静等着鱼上钩就行。
太阳慢慢升高,气温也渐渐回暖,在太阳下待久了甚至有些闷热,只有偶尔的微风会带来一片清凉。
李言念坐在河边半个小时,鱼饵一点动静都没有,让他都怀疑这河里面到底有没有鱼。
之后他去看了那几处陷阱,只有一条手指长的可怜小鱼,都不够塞牙缝的。
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继续等下去,这才半个小时呢,不饿不饿。
他不饿,但是两只狗已经在旁边大声叫起来。
还好李言念有先见之明,带了一大袋的压缩狗粮,也够它们吃了。
两个饭桶一顿就能吃一两斤的肉,这点狗粮敞开吃肯定是不够的,只能分几次吃。
李言念也没打算在这里待多久,三四天就差不多,所以让它们省着点吃还是够的。
喂好两只狗子,继续坐在那钓鱼,绝对不能空军。
可不想像德爷荒野生存一样,三天饿九顿。
好歹自己上一世也算是在山里长大,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这要说出去,肯定被笑话。
还好,这山间溪流环境保护的很好,水里鱼也蛮多。
在发呆了几十分钟后,终于是中鱼了。
赶紧提线收上来,这是一条军鱼,有他的手肘那么长,重量还不到一斤,外表看着有点像草鱼。
“很好,开门红啊,今天一定要实现烤鱼自由。”
在浅滩跟旁边用石头垒起一个小水坑,用来放鱼,有了第一条李言念的信心更足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从上午开始一直到中午,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就只钓到了两条鱼。
把所有捕鱼陷阱也收回,加上五条小鱼,这就是今天全部的收获。
“一定是这里鱼不多,下次换个地方。”
处理好鱼,将两条大鱼放到火上去烤,那些小鱼就炖一锅鱼汤。
而且李言念在不远处的林子中发现了马齿苋,这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野菜,从古至今一直都还有人在吃。
他记得在醉霄楼中有一道羹汤,就叫马齿羹,纯用马齿苋熬汤,加入盐酪,香浓脆滑,鲜嫩多汁,是很受欢迎的一道菜。
而马齿苋也可入药,享有长寿菜,长命菜的美名,深谙养生之道的唐朝人民,自是推崇无比。
李言念将马齿苋加入鱼汤中一起炖煮,加上点盐,也是一道乡野美味了。
而在水边,也发现蓼的踪影。
蓼也是唐朝人最常采食的野菜,茎叶味辛辣,多用以调味。
李言念采集一些完好的茎叶,一部分放到烤鱼腹中一起烤,剩下一些捣出汁水加到鱼汤之中。
这一顿野外大餐便做好了。
马齿鱼汤色白嫩滑,汤汁浓稠,既有鱼汤的鲜美,也带有马齿苋爽滑的微微酸味,回味还有一丝水蓼的辛辣之感,味道醇厚。
而这烤鱼也是肉质鲜嫩,外面还刷上水蓼加盐做成的酱汁一起烤的,鱼肉中的腥味全没有了,入口鲜甜,回味咸香辛辣。
李言念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两只狗子也在旁边看着流口水。
但他却不敢给它们吃鱼肉,刺多,怕卡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