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清算旧党(2/2)
“而这篇《吕惠卿贬官诰词》也在旧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明某学霸学子:骂的真狠!不愧是你,苏大文豪!
大汉某小将军:哈哈吕公着大概心更累了!
北宋吕公着:……
“不过这时候的章喵也爱莫能助,他已经遭到了外放,而弹劾他的还是昔日好友的弟弟苏辙。”
“那么这两人究竟是为何走到如今这一步的?”
“苏轼的家乡蜀中,曾经神宗大刀阔斧连番开战,为了筹备资金,便磨刀霍霍向百姓,以榷茶制度压榨蜀中百姓,致使百姓怨声载道。”
“知道这情况的苏轼,怎么可能会去支持拓边,这就与章惇的想法背道而驰,后来更是连骂沈起,章惇等拓边代表人物。”
“这两人维持了二十多年的情谊就这么断了,要知道当身陷乌台诗案的苏轼曾经还写信说只有章惇和字由给他送信和药物,而如今却是分道扬镳,着实是可惜。”
大明某世家子弟:哎好朋友就这样走远了!
大唐某官员:入朝为官,半点不由人!
大宋某爱玩富二代:立场不同…
“其实宋神宗想要改革变化也没有问题,只是后来元佑更化朝廷旧党似乎是对人不对事,这时候还在内斗,党同伐异。”
“他们不会知道在1100年哲总宗去世二十七年后北宋就灭亡了。”
大宋赵匡胤(气吐血):!!!靠……?%
乐观达人苏东坡:这怎么可能呢!?
北宋司马光:……
北宋王安石:宋朝怎会如此!!!
……
林可说到这里叹了口气,缓缓开口:“否则怎会有北宋南宋之称呢?这与宋朝的国策也有关系。”
”众所周知宋朝的国策是重文抑武,这一方针造就了宋朝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军队能力弱,冗官问题造成财政浪费等等。”
“不过这不是这次主题,所以略微带过下。”
大宋赵匡胤:别啊!
北宋司马光:再给老夫讲讲!
“另一方面,苏轼曾经写下大骂吕惠卿的这篇文章终于惹了祸,毕竟连带骂了神宗和王安石,所以也不能想象十分仰慕他爹爹哲宗和蔡卞到底会怎么对苏轼吧!”
“没错,苏轼去岭南吃荔枝了!其实单单拎出苏轼来说,他只是嘴毒不饶人,但是从未迫害过其他新党,不像刘挚,搞起事来不把你弄流放就收不住!”
“这也多亏了苏轼,苏辙这两兄弟八字够硬,去了岭南和海南等地还好好的活着,谁能想到反而是照顾他们的人先掉了链子。”
“说回来,弄走苏轼苏辙这两兄弟后,章惇等人也都控制住了台谏。”
“于是在绍圣元年四月,蔡卞开始为他的岳父王安石报仇了,他以《神宗实录》的编修问题开始向旧党开火!”
“他想以重修神宗实录来为新政翻案,并且搞一下那时候说老王坏话的人!”
“通俗点来说,这次他就是为了老王搞旧党,谁让他们为了否定新法直接带头抹黑王安石,这一点曾布也提出了同意的奏书:请求朝廷以王安石所写的《日录》作为新版《神宗实录》的编写参考。”
“涉及到哲宗他爹爹的事情,这哲宗不得马上同意啊!”
大明某逆子他爹:论一个好大儿怎么孝顺爹!
大明某逆子:……
北宋神宗赵顼:感动g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