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想儿子的赵祯(2/2)
“或许和当时宋朝的一个规定有关,为防止朝臣权势过大,于是公主的驸马一般都是虚职或者比较低的臣子。”
“尚主的驸马,除了职位低之外,也无法升迁,无法参与朝中事务,所以一般想要大展抱负的人是不太想去当驸马的。”
“但有时候没办法,皇帝赐婚你还能拒绝不成,或许这原因驸马该纳妾的纳妾,并不像唐朝前期的公主那样。”
“就比如神宗的妹妹宝安公主,据说病中驸马王诜带着一群小妾谈情说爱的,更过分的是那些小妾还对公主出言不逊。”
大唐太平公主:…宋朝公主这么”宽容”呐!?都舞到跟前了!!!
大宋神宗赵顼:…!?
大汉某吃瓜群众:抡上去揍啊!
“而宋仁宗最初上位,并没有亲政,而是由太后刘娥摄政,这也算是宋朝惯例了。”
“他的子嗣一直也说过,是个心病,所以福康公主作为一个从小孩子长到成年的姑娘,非常受仁宗宠爱,算是前半生娇宠,后半生凄惨。”
“如果他的弟弟没有夭折,或许结局不会如此,不过宋朝公主早逝的居多,但比起靖康之变时期的公主也算是幸运了。”
大宋赵匡胤(气吐血):……
“这其中也有一说是因为老赵家有遗传病,但庆寿公主作为福康的同父的妹妹,可是长寿的很,这说明老赵家这个遗传病并非是单一的原因。”
“顺便提一句,庆寿公主活到了靖康之变后的,算是见证了北宋的灭亡,从仁宗时期到徽宗时期,这是不是说明北宋皇帝一个个都活的不长!”
千古第一仁君赵祯:……
大宋神宗赵顼:……
大明某吃瓜群众:二三十岁都嗝屁了,能不换朝的快嘛!
大唐某官员:看来早逝这毛病会遗传!!!
另一时空的宋朝皇帝破防了,他们早逝这毛病过不去了是吧!
但庆寿公主活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说明他们老赵家也不是不能长寿!?
而且宋徽宗那小子不是还活到了五十多岁!这也不是没可能!?
……
“话说回来,我们先来讲福康公主的前半生,作为女儿来讲,福康公主很孝顺,比如说在仁宗生病时,小公主就光脚祈祷上期盼父亲安好。”
“在福康长大成人后,仁宗就想要册封公主,册封她为兖国公主,但此举遭到了北宋朝臣的异议,认为其他公主都没有册封,光就福康公主如此,这样不妥。”
“不过仁宗这时候一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所以这个册封礼还是如期举行了。”
“只是成年后就要公主要议亲了,然而仁宗为福康选择的李家,就得牵扯出一桩旧事了。”
“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就是仁宗,他遗憾于没能在生母李宸妃生前相认,所以对于李家,他是能补偿就补偿。”
“那除了给钱给官职以外,仁宗就想到了要给一门皇家的亲事,于是在福康九岁的时候,仁宗就为公主定下了生母弟弟的儿子李纬为驸马。”
“顺便一提,这里并非是表兄妹,李纬在辈分上为仁宗的表弟,福康的表叔,福康也是宋朝首个嫁给外戚的公主,前面多是嫁给武将勋贵之间。”
“可能仁宗也觉得自己生母舅舅家,福康怎么都不可能会太难过,但其实福康后面婚姻过得不好,和仁宗这手包办有很大的原因。”
千古第一仁君赵祯:!!!
大秦某官员:出于补偿的心理,将自己女儿嫁给舅舅家孩子,结果婚姻不幸。
大明某吃瓜群众:我了个去表叔的辈分啊!上个嫁给舅舅家孩子的,还是苏八娘呢!
乐观达人苏东坡:……
大明某种田小能手:就算要补偿,不能换别的嘛!!
……
“不久后,福康长大了,在嘉佑二年的八月她出嫁了,而在一月前福康刚刚受了册封。“
”但仁宗是真不知他是为了彰显李家的荣耀,还真的是为了疼爱这个女儿,总之这场婚礼办的很是隆重,陪嫁什么的都非常厚重。“
”看得出来仁宗本人是非常高兴促成这桩婚事的,但《宋史》中记载貌陋性朴,福康并不喜欢,简单来说就是颜控,看脸。”
“或许她本人根本不想要这个驸马,但仁宗一手包办,只是福康不喜李纬的容貌,就很难愿意继续相处下去,所以后来的婚姻变故也是正常的。”
“于是在嘉佑五年,福康与内侍梁怀吉月下饮酌被李玮的母亲杨氏发现。“
”史书上是说窥之,言语间起了冲突,最后公主怒了,打了婆母,之后或许是觉得无法待下去,就在今晚发生了夜扣宫门事件。”
“老实讲,若真的因为脸不喜欢,真的很难相处下去,但仁宗真的铁了心,不过夜扣宫门这件事,演变成了国事,公主的内侍从头到里的换了个遍,李玮也被罚了铜。”
“但仁宗没想到,福康这么厌恶李玮,他本意还想让两人好好生活,但福康接连自尽、纵火等手段,仁宗逼不得已把梁怀吉调回公主身边。”
“作为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并不清楚当时的公主经历了什么,又是不是真喜欢梁怀吉,但从她数次意图自尽来看,对于这桩婚事厌恶到了极点,而始作俑者源自于仁宗的包办!”(后续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