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陈东身死(1/2)
”但是南宋到底还是得过一百多年,经济恢复也好,休养生息也罢,还得看以后。”
“举个例子,李纲的策略之中有一项是建议让豪绅大户出钱支付军费,记住是自愿,但是朝廷方面不得强制。”
“如果这类人有这种觉悟,崇祯最后又怎么会凑不到军费呢,雍正又何须采取强硬手段?”
林可的话不可谓不扎心,于是屏幕中的评论一个又一个。
比如被扎心的两个人率先评论:
大明崇祯:憋说了!.扎心....
大清雍正:他们要是靠得住,那朕的名字都能倒过来写!!!
大明吃瓜群众:正雍??
大宋某纨绔子弟:笨蛋!他叫胤禛。
大清乾小四:这个名字非得倒过来看看是什么嘛??
大唐上官婉儿;似乎宋廷后期就没有主战派压过主和派的,就算有也只是一时。
始皇祖龙:是因为赵构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要抗金。
大汉刘猪猪:后面几个都半斤八两吧!!!
......
大宋太宗时期
屏幕里的评论振聋发聩,令另外时空的宋太宗赵光义扼住了喉咙,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什么。
这帮孙子做的事,让他这个老祖宗怎么说,剥削百姓,讨好金人,赵桓那货写得投降表啊,真恶心死人了!
他赵光义怎么会有这样的子孙后代?
同样是兄弟,怎么赵煦就没长歪???
.......
大唐太宗时期
群臣听到此处,不免有些替李纲悲哀,此时做得再好又有何用,天子不听你的,白折腾!
说不定先前的那些部署,都会因为他离开而中断。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但论天子这个位置,还是他们陛下好啊,要是摊上徽钦二帝这样的,他们可不得心累死啊!!!
思及至此,他们望向李世民的目光又多了丝欣慰。
群臣:还好他们陛下是二凤~
鸡皮疙瘩的李世民:这帮人咋回事,咋看得他瘆得慌!?
.....
与此同时,直播间内。
林可继续谈道:”李纲此人,太过强硬刚直,在官场上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特别是以黄潜善,汪伯彦为首的投降派官员,由于李纲是支持主战的。“
”他的一些策略势必会惹怒投降派的官员,所以这帮人看他极其不顺眼。”
“但对于李纲的议论,其实早前他还没有担任南宋宰相时,朝廷上下对于他的任命就已经有人提出反对了。”
“譬如说其中有个叫颜岐的御史中丞,就曾经向赵构提出谏言,他李纲可是金人最为讨厌的人,咱们怎么能用咱大伯父讨厌的对象为官呢?”
“很难想象,一朝士大夫竟然以金人的喜恶来作为自己朝廷任命官员的标准,这事太过离谱,赵构心里也不舒服,也就没有同意。”
“而此前咱们也提到过,李纲提过减少不必要的官员,这就触犯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朝野上下对于他的反对声多了起来,在赵构耳边像吹枕头风一样,越来越多。”
“老赵家的,哪可能坚持主战呢。和他老哥赵桓一样,对李纲也渐渐忌惮了起来。”
“而李纲为相几个月,勤勤恳恳,等到被张浚弹劾独擅朝政,他这才明白朝堂上是容不下他了,于是赵构在建炎元年的八月,李纲又被罢相了。”
林可的声音传来,众人是真的被无语到家了,上次李纲也是干完东京保卫战后,才被贬的,这回倒是换汤不换药,都一路货色!
此时屏幕中的评论一个接着一个,各个都义愤填膺:
大汉卫皇后青:我看他们压根不想打仗吧!?
大唐房玄龄:朝廷的风向和天子的意志应该是一致的,如果不是赵构想求和,那些人也不会这么蹦跶!
大明朱高煦;咱看老赵家那一股窝囊劲,就气得不行!
大秦某官员:南宋建立之初九如此作为,难怪到南宋灭亡,都没有支棱起来!
另一边的北宋皇帝,见到如此多的评论都在说他们老赵家,心里是理不直气也不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