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一士怒溅五步血,三寸舌胜百万师(1/2)
林甫之在客套了几句后,果然开始发难。
他呵呵笑道:“鸿胪寺掌管仪礼之事,既然驸马暂代鸿胪寺卿一职。那驸马理应在礼仪上为诸位大臣做出表率,否则必定难以服众。
而本相观驸马自刚刚入宣政殿以来,不跪不拜,对圣后殊无敬意。虽然圣后宽宏,不与驸马计较。可作为臣子的,又岂能如此失仪,失了君臣的本分。”
果然是狗嘴吐不出象牙。
苏清欢心知,若今日他连林甫之的刁难都过不了的话,那也不必趟接待使团这趟浑水了,后面比这难处理的情形多的是。
而萧艳也抱了一样的想法,丝毫没有替苏清欢说话的意思,而是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的应对。
苏清欢沉吟了一下。
好,既然你和我说礼,那我就和你说礼。
“呵呵,林相毕竟不管仪礼之事,只知道小节,而不知道何谓真正的大礼。
今日殿中,苏某若是如林相所言,恭敬行臣子之礼,那不过是全了苏某自个儿的小节。而今日苏某不跪不拜,才是全了圣后的大节,也为天下之人做足了表率!”
听了苏清欢的话,林甫之一阵冷笑。怎么的?你进了宣政殿,大喇喇往那儿一站,你还有理了是吧。
你看看你旁边的蔡坤,屁股到现在都一丝不苟地翘着呢!
“大鸿胪既然这样说,必有道理。其中缘由,可得闻乎?”李凤笑吟吟地说道。
果然,朝堂之上也得有僚机啊!
苏清欢微微一笑:“当然!
圣人有言,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当臣子在祭祀中为神的替身时,或者为天子师时,可以不必拘泥于君臣之礼,以明尊师敬道之心。”
听着苏清欢说出的话,林甫之都懵了,这都能找出理由来。
而苏清欢的话还在继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苏某不惜牺牲个人的小节,以全圣后一片尊师敬道之心、崇学尚教之意。到了林相这里,反而被指摘小节有亏,真是令苏某感慨。”
林甫之正要出言驳斥,可苏清欢还没打算停下来。
“当日圣后亲封苏某为‘诗仙’,并拉着苏某的手说,苏卿啊,以后诗文一道,就仰仗你来指点了。
苏某虽然心中有愧,但圣后既奉苏某为师,苏某必当竭尽所能,不负圣后。”
苏清欢说这些谎话,脸不红,心不跳。萧艳既然想拉上他,想必这么点谎话,她应该不会戳穿他。
宣政殿上的萧艳单手支颐,看着撒谎不打草稿的苏清欢,嘴角微微翘起。
而林甫之又不敢真去向萧艳求证她是否说过让苏清欢指点的话。见圣后并未驳斥苏清欢,只得败下阵来。
但林甫之又岂能甘心在诸位大臣面前就这样输给苏清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接着说道:
“呵呵,驸马博闻强识,令人佩服。但北魏使团到访在即,不知驸马打算选用哪些人来负责接待之事?
毕竟,驸马虽然素有才名,可骤然接手,这些旁枝末节,未必能够处理得当啊!为大乾计,还请驸马说个章程出来,也好令圣后放心。”
苏清欢想也不想就说道:“具体事宜由鸿胪寺负责即可,这些事想必他们熟悉的很。王怀民少卿又是整饬之人,苏某从旁统领协助,定当无虞。”
王怀民听到苏清欢对他肯定的话,也激动地站了出来:“下官必当竭尽全力,不负圣后和大鸿胪今日所托。”
“呵呵,驸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北魏国力已经今非昔比,此次来我大乾,必定是来者不善。驸马指望鸿胪寺这几个人就把北魏的人打发回去,恐怕是太天真了!”
林甫之的话一说完,众大臣也嗡嗡讨论了起来,觉得鸿胪寺这几个人确实未必能够胜任这次的差事。
见此情景,苏清欢朗声说道: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若是那些只会唯唯诺诺的人,给苏某一千人又有何益?而若是真正的有用之人,一人就足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