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啼鸟自怜人去后,幽芳应恨我来迟(2/2)
“苏大人当真是善解人意,苏大人和公主的默契也令飞雪佩服。”拓跋飞雪冷冷说道。
听拓跋飞雪这话,苏清欢就知道她也明白了苏清欢刚刚给大乾这边人的提示。
苏清欢先是讪讪地笑了一下,又和李殊眉含笑对视了一眼,便接着说道:“请大乾继续出题。”
......
接着李殊眉说了一个“乐”字出来,苏清欢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清蒸鲈鱼,立马就想到了答案。
李殊眉用的乃是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而苏清欢又说了一个龙字出来,用的乃是伍子胥劝谏吴王不要微服出巡的典故,“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听到苏清欢又说出了一个‘龙’字,场中人很难不觉得他是故意的。
北魏的人一开始并没有猜出来,各自罚了一杯。
李殊眉后来又说了一个“史”字,用的乃是《论语》中的“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而至此,拓跋飞雪也猜出了谜底,射了一个“鯈”字。
听到拓跋飞雪的答案,苏清欢也不得不感慨,这拓跋飞雪果然不可小觑。
鯈鱼乃是《山海经》中的神兽,传说“食之可以已忧”,吃了鯈鱼就会无忧无虑,正好呼应李殊眉最开始说出的‘乐’字。
......
如此行了十几轮酒令,大乾在苏清欢明里暗里的帮助下,赢得多输的少。
当然苏清欢也不是次次都能猜中,有些时候他们用一些大乾历史上的典故,他就不太熟悉。
经过这么多轮比拼,苏清欢也算看出来了,拓跋明珠这货比什么酒令都没问题,太他妈能喝了。
除了那些因输了吃的罚酒外,他还时不时地自斟自饮上几杯,这酒量当真不是盖的。
酒酣耳热之际,座中人的兴致也渐渐高涨了起来,酒宴不知不觉就进行到了后半夜。
而不玩射覆酒令后,大家又比起了作诗。
原本以为比作诗必定是大乾的人独领风骚,但拓跋飞雪一首咏菊花的诗吟出,直接冠绝全场,让其他人作的诗瞬间黯然失色。
“我昨日在驿站中见那些菊花已经快要败了,却一直无人欣赏,这才有感而发,作了这首诗出来。”拓跋飞雪自得地说道。
“啼鸟自怜人去后,幽芳应恨我来迟。
菊花快要落尽,明明是我恨菊花败早,却说成菊花恨我来迟,确实写的好啊!”王怀民感慨道。
“我还是更喜欢尾联,若问此情何所起,人喧处与月明时。
纵然宴席喧闹无比,而斯人独寂,就与那野菊花一般。”另一人也真诚地赞赏道。
苏清欢听着他们的讨论,笑而不语。
他朝窗外望去,不知不觉,漫天的繁星早已不见,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们大乾和北魏的人竟然欢饮达旦,而现在回想起昨夜一整晚的喧闹,就仿佛是一场梦一般。
“咚咚咚——”
远处传来了阵阵鼓声。
听到鼓声,苏清欢苦笑了一下,都已经快到卯时了吗?
马上就要点卯了,有班儿上的日子是真苦逼啊!
“各位继续在此饮宴,苏某还得赶去上朝,等下午再带北魏诸位去觐见圣后。”苏清欢起身说道。
王怀民等人平时无事不必上朝,而苏清欢因为要确定下午觐见的事宜,今日这朝是必须得上的。
苏清欢正要离去。
“等等。”李殊眉叫住了他,“苏兄难道打算就这样让拓跋公主专美于前?”
听到李殊眉的话,拓跋飞雪等人也纷纷好奇望了过来,难道这苏清欢不仅会玩酒令,连作诗也是高手?
其实苏清欢自己倒是不介意让拓跋飞雪一时的风头盖过他们,但看着李殊眉的盈盈美目,他又怎忍心拒绝。
正好,有首诗用来形容此时的心情极恰。
“也好,眉儿,这首诗我也想送给你。”
接着苏清欢的声音恰如和煦的晨风传来,拂过每一个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