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历尽沧桑犹故我,每因诗酒念前人(2/2)
这一幕自然尽数落在了其他人的眼里,大家举杯的举杯,挠头的挠头,纷纷掩饰起骤然吃到狗粮的不适,这诗词说的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来这么一出呢。
而只有萧艳怔怔地看着这一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苏清欢心中甜滋滋地继续说道:“蒙公主问,投阁先生是我的一个老乡,很有学问。
人家写了《易经》,他就写了一本《太玄》。
人家写了《论语》,他就作了一本《法言》。
人家写了《离骚》,他就写了《反离骚》。
而且都还写的不错,总之是个有学问的人。”
苏清欢心里暗道,扬雄老哥,大乾历史没有你,先麻烦你客串下我的老乡吧。
“这位投阁先生曾说过几句话,知玄知默,守道之极;爰清爰静,游神之廷;惟寂惟莫,守德之宅,反正还是要固守清净、守住寂寞才是道德之本那一套。这几句话原也没错,却在一件事发生后,被乡里人拿来嘲讽他。
投阁先生曾经教过一位公子古文奇字,但后来这位公子得罪了当权者,当权者下令要把与他相关的人都下狱处死。
这位投阁先生一直担心自己被牵连,那天看到官差出现在自己屋里时,生怕自己被抓住后被处死,就从楼上跳了下去想逃跑,结果差点摔死。
结果当权者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位投阁先生不是专心学问吗,他肯定没参与那些事,就下令把他放了。
但乡野之民还是觉得这位先生平时标榜自己道德多高,结果也是贪生怕死之辈。就用他惟寂惟莫,守德之宅这句话,编了几句顺口溜嘲讽他。
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为什么要投阁呢?可能是因为寂寞吧!
苏清欢将扬雄的故事讲完,心中也不免唏嘘,扬雄的辞赋、儒学水平都是极高的,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却是他为了保命跳楼这件事。贪生怕死原是本能,又何必强求他人。
是是非非,在他死后也并未了结。正所谓,笑是非、不了身前后。
而经过苏清欢的一番解释,众人再回头去想他刚刚念的那首《贺新郎》,立马更觉有味。
人生俗事纷纷,是是非非,置身其中,大多时候只是无可奈何。
而幸有青山常在,虽然秋天落木潇潇,但依然有千岩万岫。
人生万事,我与自己那些是是非非、纷纷扰扰周旋了那样久。
我还是愿意做我。
要慰平生,只需要一杯酒。
“好一个宁作我,一杯酒。”拓跋飞雪终于叹道。
“历尽沧桑,依然故我。明珠为苏大人浮一大白。”拓跋明珠满饮了自己杯中的酒。
“呵呵,既然拓跋皇子和公主都来了兴致,那不如今日宴会就以酒为题?”萧艳提议道。
以酒为题?苏清欢心中一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