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 > 第362章 庞统的打算

第362章 庞统的打算(2/2)

目录

“庞士元,汝此言究竟何所指?”

“文长啊,谋士与良将欲立不朽之功,须得慧眼识明主,更要审时度势。否则,一生恐将湮没于尘埃,无所作为。”

“那刘耀雄踞中原,功业可比封狼居胥、饮马翰海,羽翼已成,麾下文有四谋,武有八虎!”

“其势已如日中天,所向披靡。此刻,纵有英才欲投其麾下,亦难撼其根基,更莫论取而代之。”

庞统心中自有一股傲气,若真要择木而栖,他必当力求成为那扭转乾坤的关键之人。

若让他抉择归附何处,他定会矢志成为那二把手或是三当家,唯有如此高位,方能让他冲锋陷阵,一展所长。这份雄心壮志,与他那位挚友不谋而合,二人皆秉持着“宁做鸡首,不当凤尾”的信条,誓要在乱世中出将入相,留下不朽之名。

刘耀,这位自并州崛起的豪杰,麾下聚集了四位智谋深远的谋士——郭嘉、荀彧、荀攸、戏忠,他们早已在兖州之地稳坐高位,彼此间默契十足,构成了坚不可摧的兖州派系。

而冀州,则是田丰、沮授等老一辈智者的领地,他们经验丰富,稳若磐石,构成了冀州团体的中流砥柱。

至于武将,更是以北地勇士为主,尤其是幽州与并州两地的将领,更是勇猛无双,威震四方。

荆襄九郡的人才占比很少,武将方面还好有黄忠在,但是士子们想要往上冲恐怕很难。

在那权谋纵横的官场,无异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一步都暗藏玄机,风险之巨,更甚三分。庞统之所以不惜余力地援手魏延,正是慧眼识珠,看中了他超凡脱俗的武艺,意图携手这位勇将,共筑一方利益的坚固壁垒。

于官场之上,若要春风得意,青云直上,结党营私几乎成了不成文的法则。而这些盘根错节的派系,大多以地域为纽带,紧紧相连。

常言道,异地逢故人,泪眼诉衷肠。那些在同一片土地上成长的健儿,一旦在官场的波谲云诡中相遇,因着共同的风俗习惯,相似的乡音乡调,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汉人骨子里的那份乡土情结,更是根深蒂固。即便你自诩铁面无私,不徇私情,内心深处,那份对同乡的提携与关照,却也总是难以割舍。

岁月悠悠,刘耀集团内悄然汇聚了众多来自兖州与冀州的士子精英,他们如繁星点点,照亮了集团的每一个角落。

相比之下,那些来自异乡的人才,诸如荆州才子蒋琬之辈,却渐渐被边缘化,仿佛被无形的壁障隔绝于主流之外。

这,便是官场深处那不易察觉却又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千百年来,始终以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方式存在着,影响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

即便是雄才大略如刘耀,亦只能尽力确保集团内部的每一个人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他编织起一张罗网,用以震慑群臣,暂时维系着兖州与冀州两大派系之间脆弱的平衡。

然而,这平衡之下,暗流涌动,随时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试想,若此刻荆襄地区的年轻才俊也卷入这场权力的游戏,刘耀心中定会泛起层层涟漪。

他不得不深思,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智慧与力量,去驾驭这突如其来的变量,去平衡、去融合这三个各具特色的派系。

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是对刘耀领导力的极致考验。

他深知,每一步决策,都可能成为改写集团命运的关键。在这权力的棋盘上,他必须步步为营,精心布局,方能确保自己在这场复杂而微妙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想到此处,庞统的思绪又飘向了其他两大势力。

江东的孙策,近来虽地盘有所扩充,但其行事作风却颇为冲动,一味以高压手段镇压江东士族。照此下去,他迟早会被江东士族所牵绊,难以在争霸之路上更进一步。

更何况,他身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结拜兄弟周瑜。若自己投身其麾下,恐怕也难逃被冷落的命运,最终只能在江东一隅偏安度日。

至于曹操,此人深谋远虑,行事果决,确有奸雄之姿。只可惜,他如今已失南阳、江夏两地,实力大损。

借着刘耀那浩浩荡荡的军势,待到明日春暖花开之时,曹操能否守得住襄阳,尚且是个未知数。

况且,曹操麾下已有智谋过人的许攸与程昱等人,自己若是贸然前去,恐怕还未及施展抱负,便要先遭他们之手,化为尘土了。

而今,刘耀手握传国玉玺,又是汉室血脉,名正言顺。反观曹操,自他偷袭荆州那一刻起,便已背负上了“曹贼”的骂名,被视为大汉的叛逆之徒,竟还与袁术狼狈为奸,助长了那恶人的气焰。

曹操已然跌落至道德的深渊,然而庞统心中,却仍有一丝对曹操所作所为的认同。

只因这世间纷扰,黑白并非总是分明。若曹操不那般行事,又怎能在这乱世之中,争得一席之地呢?

因为若是他不突袭荆州,只会覆灭的更快,袁术灭亡之后刘耀不灭他,刘表也会动手。

所以,现在留给庞统的只有一个人,那便是刘耀。

两人围坐餐桌旁,边享受着美食,边不自觉地竖起耳朵,贪婪地捕捉着周遭飘散的八卦碎片。

今年的文试,竟要在那传说中的百家争鸣台上同台竞技,消息一出,犹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这不仅是一场知识的较量,更是各大流派风采的一次集中展现。

与此同时,一座即将改写学府史的新星——许昌学府,正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它仿佛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教育的天空中冉冉升起,预示着将成为举世无双的学术殿堂。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一次,诸子百家不再隐匿于山林之间,而是纷纷走出幽谷,汇聚于繁华的许昌城。

儒家之温文尔雅,墨家之兼爱非攻,道家之无为而治,法家之严刑峻法,兵家之运筹帷幄……各路英才汇聚一堂,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这一切,皆因许昌学府的一纸承诺:凡能参与比试者,皆可在学府内拥有一席之地,或讲学,或研讨,或争鸣,共同书写学术的新篇章。

最后刘耀更是直接放言,上千本古籍在,百家争鸣台结束后,将会全都进入学府的书库,将会偶尔定期向学员开放,而任职老师则是可以无偿观看。

百家争鸣台优胜者,无论是否愿意加入并州集团,都可以免费观看所有古籍,并且还能获得黄金千两。

此番举措,无疑是抛出了足以令任何人动心的橄榄枝。

那些胸怀壮志,渴望功名利禄之士,只需在争鸣台上绽放光芒,高官厚禄便如探囊取物,触手可及。

即便是那些超脱物外,对名利淡然处之的高人雅士,也难以抵挡这份来自知识深处的诱惑,毕竟,不想要名利,直接将古籍抄录,用来传授弟子,也可以。

如此诱人的条件,仿佛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每一位听闻者的心田,让人不禁心生向往,渴望成为那百家争鸣中的一抹亮色。

庞统能来到这里,也是因为这个百家争鸣大会,他对刘耀此人非常好奇,这个刘耀到底何许人也,他所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方才……那桌宾客,务必给我盯牢了,贾大人有令,断不可让他们踏出许昌半步!

就在庞统与魏延酒足饭饱,悠然离去之际,隐蔽于暗处的店小二悄然现身,步伐沉稳。

他轻唤过一名机敏的小童,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吩咐其悄悄尾随,定要探明二人的落脚之处。

如今百家争鸣大会即将开始,作为盛事。

刘耀自然需得洞悉每一场宴会的宾客名单,以及那些暗中进行私密会晤的微妙关系。为此,青楼之内,近乎每一位伙计都已悄然换上了罗网组织中的高阶密探。

其一,这青楼便化作了监视文武官员的隐秘之眼,他们的嬉笑怒骂、一举一动,皆被细致入微地记录于册,随后如同夜的密语,悄然传递至贾诩那布满谋略的心中。

其二,则是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穿梭于往来宾客之间,寻找着那些或许出身寒微,却才华横溢、非同凡响的才子异士。刘耀深知,为了那宏图霸业,人才的汇聚乃是基石。

其三,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筛选游戏。在这纷繁复杂的人海中,一旦发现那些拥有惊世之才,却难以归入麾下之人,那些人,罗网到最后,只能是去选择尽量处理的干净一些了。

毕竟这种大才一旦被别人所用,那刘耀日后想要征伐天下就会困难重重。

现在刘耀的目标已经很明确,利用广泛的地域,去和孙坚和曹操消耗人才,等到他们武将全部都被打空,到时候,他倒要看看,他们能如何挡住自己的并州大军!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