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限进口(2/2)
一、六百里加急宣永安都督陈到、江州都督李丰进京。
二、待陈到、李丰进京后,召开造纸业的第三次行业会议,地点:皇宫崇德殿。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皇帝亲自主持召开了三次造纸业的大会,如此频繁和高规格的会议震惊了全国和整个天下,在蜀汉全国上下是感受到皇帝对造纸业的高度重视,使得全国的资源都自觉不自觉地向造纸业倾斜。
就连造纸的工匠都成了婚姻市场上的香饽饽,能找一个抄纸的工匠当女婿成为很多家庭的第二热门选择,当然,第一大热门选择还是想找一个在衙门里当公务员的女婿。
消息传到东吴和曹魏,只是引起了两国高层的耻笑,都觉得阿斗疯了,不重农桑,不训练军队和屯田,天天找造纸的老板开会,蜀汉离亡国不远了。
两国的高层还传言,说蜀汉为了造纸,把国库的钱全拿出来送给造纸老板,现在朝廷穷得俸禄都发不出来,而造纸的老板个个富可敌国。
曹魏和东吴甚至有人建议,要做好蜀汉在短时间亡国,瓜分蜀汉的准备。
在曹魏,听到这一消息最为亢奋的就是大将军曹真,而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则有不同看法,他觉得诸葛亮还在,虽然被废除了丞相之位,但仍然受到刘禅重用,不能轻敌。
陈到和李丰接到圣旨不敢怠慢,星夜兼程来到成都。
李丰在江州,路程上比永安近,所以先到。
自从朝政扩大会议以后,刘禅也没有再见到李丰,蜀汉的规矩,没有皇帝的旨意,封疆大吏是不能擅自离开辖区的。
李丰到了成都后,首先就住进了皇宫旁边的馆驿,再向内阁递了牌子,说明已经到了,等候皇帝召见。
内阁接到李丰的牌子,就把消息传给内廷,由近侍向刘禅禀报。
刘禅听说李丰比陈到早到,就先接见了李丰。
李丰作为李严的儿子,才三十多岁就当上了江州都督,二千石的省部级干部。
就是元二代中的佼佼者张绍,皇帝的小舅子,张飞的嫡子,也没有如此成就。
一是有李严的提携,另外也是李丰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李严在李丰小的时候就找名师教授四书五经和弓马骑射,李丰天赋也高,小小年纪就在文章上颇有造诣,被几名老师都称为神童。
军事上李丰也有一定的经验,青年时期就跟随李严平定过马秦、高胜的叛乱,展现了不错的军事才能。
随着李严在刘备集团步步高升,李丰也跟着共同进步。
李严在培养李丰的时候非常注重李丰在基层的工作经历,而不是象其他朝廷大员那样,把自己的年轻子侄一开始就放在中央任职。
李严让李丰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样,出仕就去了一个偏远的县当了县令,一干就是三年。
三年后才提拔到郡里当副首长,然后又上挂到中央的廷尉任中郎将,在中央干了一年后,又外放到广汉当太守,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干上来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