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出访(2/2)
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航行,船队终于抵达目的地:桃源城淡水码头。
“皇,陛下,桃源城到了,可以下船了。”
马三宝来到船头,示意李世民准备下船,码头的大华仪仗已经准备好了。
至于称呼,马三宝也是突然想到,李世民一来,两个皇帝如果都称皇上,那怎么知道是在叫谁?
灵机一动,马三宝就称呼李世民为陛下。
李世民听着这陌生的称呼,也是反应过来,笑笑就示意大家准备下船,默认了马三宝的称呼。
李泰木然的跟在李世民的身后,出发前他根本就不知道李世民的打算。
也是临近大华了,李世民才单独跟他说了自己的决定。
李泰拒绝了留在大华,恳求李世民不要留下自己,但这次李世民是真的狠下心,短期内回大唐是不要想了。
知道自己真的回不去,那位子终究不属于自己了,李泰失魂落魄,心里很是不甘。
但现在已经到了大华,自己无论怎么挣扎都无用,李泰暂时认命了。
与他相反,李佑和李愔听到目的地到了,刚刚还恹恹欲睡的,瞬间就满血复活。
如果不是杨妃和长孙皇后发现不对,赶紧拉住他们,他们就冲到了队伍前面,第一个跑下宝船,免不了丢了大唐的脸。
踩上了大华的土地,李世民饶有兴趣的环顾四周,都是由水泥浇筑的平地,一条混凝土路,笔直的通向桃源城内。
路的两边,是一块一块四方方的稻田,稻苗已经有膝盖那么高,绿油油的一片,看的甚是舒心。
大华的仪仗队是马周带队,马三宝赶紧跑过去交待了一番,仪仗队终于行动,整齐划一的朝着访问队伍踏步前进。
这些仪仗队其实就是正在训练的朱雀军,无论是李宽还是平阳,都没考虑过大华仪仗的问题。
于是就把朱雀军拉过来,列队欢迎欢迎就算了,带队的马周也很是无语,这一对姑侄从来都是这样,做事丢三落四,有问题了就甩锅给别人。
很不幸,这次马周接到了这口锅。
备注:【李愔具体的出生年月不详,但是其生年的上下限可以判断。现已知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生于武德三年(620年),又根据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墓志所载其死于武后垂拱二年(688年),死时六十二岁可知,李贞生于武德七年(626年)。李愔是太宗第六子,故其乃李泰之弟,李贞之兄,其生年应在620年-626年之间。本文设定,李愔出生625年,到现在本章的时间大华三年(634年),是十岁。】
具体皇子公主年纪设定如下:
公元634年大华三年贞观八年
皇子
李承乾:公元619年出生15岁太子
李宽:公元620年出生14岁楚王(继承李智云爵位,已舍弃。)
李恪:公元620年出生14岁蜀王
李泰:公元620年出生14岁越王
李佑:公元624年出生11岁燕王
李愔:公元625年出生10岁梁王
李治:公元628年出生6岁晋王
皇子的王位,因为还未到广制封建的时候,所以他们的王位还不是历史记载的最后王位,请不要说我写错了。
千万别说为什么李宽李恪李泰三人的年纪一样,他们就不是同一个娘!
公主
李曼婉:公元620年出生14岁遂安公主名字没有记载
李丽质:公元621年出生13岁长乐公主
李月瑶:公元629年出生5岁城阳公主名字没有记载
李思怡:公元629年出生5岁高阳公主名字没有记载
李明达:公元631年出生3岁晋阳公主
没有列出全部皇子和公主,只是列出出场或者是重要的皇子公主。
这些资料都是历史记载的,未确定出生时间的,也尽量靠近史学家的推测。只记载封号没有名字的公主,名字随机取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