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超级大工程(1/2)
听到何文渊的话,朱祁钰恨不得一脚踢死他。
就这样的人居然是吏部尚书,是天官。
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大明才一直起不来啊。
朱祁钰说:“咱们是大明的最高层,要想的事不能只局限于眼前,要为几十年后,几百年后考虑。这几千年来的前人都是什么事也不干,所以咱们也可以不干吗?”
何文渊低着头不说话了。
朱祁钰继续说:“朕有意一举解决林县干旱的问题!”
“怎么解决?”
“修一条水渠,从别处引河水进入林县!”
“啊?这是多大的工程啊?”
“陛下不可啊!”
“是啊,陛下,现在难得天下太平,不可滥用民力,以免又出现隋炀之事啊!”
所谓的隋炀之事,指的就是杨广修大运河的事。
朱祁钰说:“这事朕意已决,当然了,这事朕也不会动用太多的民力,只用林县一地的民力,不会动用户部的一文钱!”
所有人都有些无奈,现在皇帝有内务府这个大银库,可以不用户部的钱了。
这当然是好事,可是也有缺点,那就是他们没办法控制皇帝了。
皇帝想干什么,可以完全不经过内阁和六部,直接用内务府就可以做事了。
这让他们有一种失控感,可是他们却连一点办法也没有。
不是没有人提议过把内务府收归朝廷所有,只是提出这些提议的人,无一例外,全部被流放了。
而且全部是流放到海外,永远不许回来。
由此可以看到皇帝对内务府有多看重,谁敢打主意,就一定会下狠手。
王文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了。
第二天,朱祁钰把胡雪岩、徐光启、孙元化和潘季驯找了过来。
这几个人各有用处,胡雪岩是管钱袋子的,要是没有他,什么事也干不成。
徐光启是科学家、数学家,这次的工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和测量技术,而他正是这方面的专家。
孙元化也是科学家,同时他精通火药。
而搞水利工程,需要海量的火药,这要孙元化和他的人提供。
至于潘季驯则是治水专家,从哪里借水,怎么走,怎么最大化的把水渠引到全县各地,这都需要他来安排。
等到所有人到齐了,朱祁钰开门见山地说:“朕有意建一个大工程,需要诸位帮忙!”
胡雪岩不动声色地说:“陛下,您有所求,臣和内务府自然责无旁贷,一定鼎力支持。”
潘季驯则说:“陛下,臣是管水利的,这什么大工程需要臣来做啊?”
朱祁钰说:“是为了林县的事,林县大旱,而且是年年如此。朕有意彻底的解决这件事,你先去林县堪察地形,看看从哪里借水引入林县比较好。等堪察完毕,我们就要直接开始动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