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人生:从布衣开始 > 第304章 六安县现状

第304章 六安县现状(1/2)

目录

“众爱卿,今日又有何事上奏?”

“皇上,臣有本奏!”

“说!”

“皇上,两年以来.................”

....................

一连半个月的早朝,罗成业都是如此。

如同一个隐形人一般,站在那几个一品武官和老臣身后,小心翼翼的隐藏着自己。

看着一众文武,讨论各种大周政事。

国政嘛,都是如此,先由朝廷商议一番,递上折子后,由皇帝最后拿主意。

如果皇帝拿不定主意,那么第二天接着讨论,直到确定下来为止。

不论讨论什么事情,罗成业皆是一言不发,如同一个透明人一般。

朝会结束后就迅速返回府邸,待在府邸内再也不出来,连前来拜访的大小官员,一律不见。

所以导致罗成业的讨论,迅速降低,众人也不在将注意力,放到罗成业身上。

就连上朝的很多文武官员,也觉得罗成业太傲,而不愿与罗成业交流。

罗成业这些日子,真的活成了一个透明人。

而这一切,自然是罗成业所希望的,他需要藏拙,需要隐藏自己。

所以对于朝堂上,文武百官因为一些政事,争得脸红脖子粗的时候,他的思绪却已经飘到了六安县。

为了自己的布局,六安县的一切,他自然需要一个详细的了解。

毕竟一年多没有回去了。

作战时,罗成业自然没有时间了解,每天都是考虑作战的事情。

以及六安县各种武器装备生产产能。

对其他事情,自然不太关心。

可是现在闲下来了,六安县的事情,他自然要上心了。

这半个月以来,和六安县的联系,自然十分紧密。

所以六安县的一切军政,自己已经十分了解了。

六安县,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人口达到了三十万之巨。

加上新并入的北海县、正安县,人口已有三十七万。

至于大哥二哥的新封赏,罗成业根本不知道。

毕竟皇帝都说了是个惊喜,谁敢让罗成业知道?

罗家村那些原本的村民族人,对政事不太精通。

所以大半青壮,都已经加入了罗成业的亲卫军。

另有三人从政,其余人都被安排进了各个工厂作坊。

有能力的自然当上了一厂厂长。

能力差一些的,也可当一个管理员。

至于那种太差的,只能进厂当个工人,年龄大些的,可以去当个保安。

有经商天赋的,也组建了各种商队,开设各种店铺,反正就没有一个闲人。

罗家村,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开始起飞了。

六安县,因为不设宵禁,政策也宽松,所以发展非常迅速。

各种奇技淫巧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罗成业带来的红薯和玉米、辣椒,经过精心培育,加上大棚不停的分种。

两年过去,早已经推广到整个封地,并获得了大丰收。

目前已经成为了六安县的主粮之二。

相应的,各种副产品加工厂,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六安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薯和玉米的加工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还带动了大量就业,增加了民众的收入。

辣椒的副产品同样如此!

罗成业的封地,因为这几种作物的引入,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

六安县的粮仓充实,不仅满足了本县的需求,还有余粮供应给周边地区,使得六安县在周边的声望日益上升。

他推行的各种政策,不仅促进了农业发展,还带动了各种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六安县的商队,同样开始活跃在周边地区,甚至与海外各国冒险商队合作。

他们带着本地的特产外出交易,又带回外地的珍稀货物,使得六安县的市场日益繁荣。

罗家村的人也因此受益,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商队的成员,或者是在本地经营着日益兴隆的生意。

军备方面,兵工厂的各种生产线,目前生产的装备主要有:轻型铠甲,重型铠甲、陌刀、以及刀枪箭弩等各种冷兵器。

除此之外还有手雷生产线,以及新研发的连发步枪和火炮生产线。

不过火器,因为工艺非常复杂,产量并不高。

罗成业估计,依靠六安县的体量,半年到一年时间里,就可以装备一支一万人的火器部队。

另外,电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并且在六安县新修建的水库上,组装上了数组水力发电机组。

目前电力,已经输送到了千家万户。

而且还有余力,往周围各县输送。

目前使用最多的,自然是电灯,以及热水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