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皇帝们的烧脑智斗 > 第219章 伪空间真相(上) 叛乱平息

第219章 伪空间真相(上) 叛乱平息(2/2)

目录

于是他们全都跳出飞船,但很快就受到了相同的影响。

他们的脑中出现了许多扭曲的想法。

探险队的情况更严重,他们的四肢已经开始融化了。

前面的两个伪人并没有死,它们恢复如初,踉踉跄跄地往前走去。

姚苌:“不是说物理攻击也能伤到它们吗?”

李治:“只能说情况发生变化了。”

“哼,没想到你也来到前线了。”

武则天:“切,难道你很意外?”

李治刚想回答,那些东西就扑过来了,它们身后的残骸变得愈发怪异。

李隆基、宇文邕挡下了一部分攻击,但他们的身体也到了极限。

腿、手臂全都融化了,然后同宇航服粘在了一起。

陈胜:“你们先撤到飞船上,剩下的事交给我们吧。”

李治本想留下,但他的眼球开始融化了,失去了大部分的视力。

武则天的语气不知道是嫌弃还是关心,“赶紧撤吧,不然就成累赘了。”

王莽的声音也从话筒中传出,“即使留下,时长也绝对不能超过六小时。”

“那片残骸就是一切的中心,所有异常都是从这里出现的。”

“另外……”

飞船中的通讯器变成了伪物品,通讯中断了。

武则天:“不就是六个小时吗,足够了。那我们就去残骸里面采集信息。”

“真是干劲十足。”,吴广清点了下人数,然后接着说道,“我们就分成两组。”

“一组守在残骸外面,另一组深入其中。这具残骸好像不比我们的飞船大多少。”

毫不犹豫地,武则天跟着队伍深入其中,另一组则把伪人拖在外面。

1024号:“但是,那些伪人好像没有深入的意思,它们最多只敢在残骸周边活动。”

飞船中,李治虽然有些郁闷,但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现在已经是最佳选择了。

王莽和宇文邕到处寻找着可以使用的备用通讯器,因为他要回复的后半段很重要。

王莽发现义军飞船中留存一些的信息竟然和探测器接到的信息使用的是同种语言。

它们此前一直在分析β文明的信息。

所以,这具飞船的残骸就是来自β文明,很有可能就是四百多年前失事的探险队。

另外,王莽也总算确定了这个空间奇怪效应的本质。

这是一种病毒,而且感染源就是那具飞船残骸和上面的探险队。

所以,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2104年,β文明的探险队被某种病毒感染,他们最后在这个空间失事,全员死亡。

然后,他们身上的病毒感染了这个空间的原住民、场景和物品。

没错,那些伪人曾经是这个空间的自然生物。

而那些伪人还有一些自我意识。

或是出于善意,或是试图求救,它们多少会保护我们。

这也是最开始的临时安全区,以及它们没有攻击的原因。

但是,它们的自我意识很不稳定,很快就又被病毒抑制了。

但是,这依然解释不了一件事,胡亥和刘骏去哪了?

李隆基:“现在想想,脑中的那些意识应该就是他们的抱怨和求助了。”

宇文邕照了镜子,发现自己的五官也扭曲了。

“那我们在这里待久了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吧。”

王莽:“恐怕是的,我们现在应该已经被感染了。”

李隆基:“残骸那边还有新的信号吗?”

“没有了,都是无意义的乱码。”

“那个地方已经彻底陷落了,再去探索已经毫无意义,让他们撤回吧。”

王莽无力地点了点头,“也是,现在必须远离感染源。”

“然后我们想办法研制出解药,救出这里的所有事物。”

李治:“还是找不到通讯器吗?”

宇文邕:“找不到,我怀疑是它们就是刻意优先破坏的。。”

“那我去通知他们。”

苻登:“你眼球都融化了!”

“我还有一部分视力,但你们还能动吗?”

王莽要留在这分析数据,其他人的双腿都黏在一起,情况特别不好。

其他人都不说话了,李治就一路摸索着走出了飞船。

……

大唐,武德充沛,将领云集,只可惜,他们都不是忠臣。

现在大唐遍地军阀,忠臣和叛将已经很难分清了,两者随时都会相互转换。

为了更多的利益,军阀会通过叛乱、反正的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价值。

在李怀光的逼迫下,卢杞、白志贞等人终于被贬。

朱泚称帝后,李适便以此离间朱氏兄弟与另外三镇的关系。

“朱泚赢了肯定容不下你们,但你们若与朝廷和解,就还是当地的节度使。”

田悦、王武俊、李纳只想维持割据地位,并不想取天下。

784年1月,在陆贽的建议下,李适下罪己诏,只追究首恶朱泚。

田悦三人去除王号,投靠朝廷。朝廷与三镇叛军和解。

朱泚将国号由“秦”改为了“汉”。

嬴政:“真厉害,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老刘,这就轮到你了。”

刘邦:“呵呵,我应该说什么好呢……”

南方,淮南和江南只是在固守,根本不去支援朝廷。

其中韩滉在江南一带大修防御工事,后来他自称是为李适留一条衣冠南渡的后路。

另一边,李希烈既没有投靠朝廷,也没有跟着朱泚朱滔,他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那就是直接称帝。

李希烈在汴州称帝,国号为楚。

颜真卿宁死不屈,拒绝为他主持仪式。李希烈三度扩张接连受挫。

可是,之前奔赴千里,来救援奉天的忠臣李怀光又出事了。

逼迫卢杞等人被贬后,他越想越后悔,整天担心李适会秋后算账。

既然如此,不如自己也造反吧。

李怀光便暗中与朱泚勾结,对朝廷也开始阳奉阴违。

784年2月,李怀光造反。而另一位勤王的将领李晟早有打算,提前脱离了李怀光。

李适从奉天再逃往梁州。

这样,整个关中就有了李晟、李怀光和朱泚三大势力。李晟是朝廷的忠臣。

李怀光势力最弱,也控制不住属下,于是逃往河中。

河北,朱滔围攻田悦,李适趁机忽悠田悦死磕朱滔。

然后,田绪杀田悦,控制了魏博。朱滔和朝廷争相拉拢他,最后田绪站队朝廷。

5月,李抱真、王武俊击败朱滔,解围魏博。朱滔逃往幽州。

朝廷这边,李晟和浑瑊东西夹击朱泚,终于收复长安。

朱泚一路逃亡,最终被杀。

7月,李适回到长安。

李晟杀掉李楚琳的副官和泾源的田希鉴,平定了西部割据势力。

……

李世民:“不想评价,你们自己看吧。”

大唐乱成这个样子,官军和叛军都会抢劫,百姓还有多少活路呢?

李豫:“折腾了一圈,又回到我那时候了。什么时候有个头啊。”

李世民已经默默地离开了。

除去少数忠臣外,好像大多数将领都有割据的想法。

李适接受了藩镇割据的事实,只能说这是无奈之下的权宜之计。

他有种预感,或许在未来,大唐就会亡于这些藩镇。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