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耽美 > 江山,美人 > 第317章 敬畏心与科学心

第317章 敬畏心与科学心(1/2)

目录

这是因为虽然我们通过对自然生态资源的深度发掘利用,不断打破人类千百年年以来固有的一些迷雾枷锁,随着我们探究的深入发现未知面反而在不断延伸,并且有些千百年延续下来的说法不断在被证实;摆脱了教会统治的欧洲大陆迎来极速发展,曾经的诸多所谓的迷信被科学技术公式结构解读,但仍有诸多领域让我们毫无头绪,这些领域貌似对科学免疫,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开始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应对未知,搁置争议进一步探索求证,这就是现代文明与古文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而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求同存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开始有了一个隐性的共识,迷信的本质在于我们现阶段尚不能用科学的方式去证实其本质,但这并不能代表其就是迷信。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另一个残酷的事实,那便是我们人类自身的认知有限,当我们的认知达到极限我们便再难有作为,但人类又是高度以自我为中心的物种,我们不甘囚于现有物理世界的桎梏,于是我们学会了升维,用超然的视角去解读这个世界,而玄学与宗教的本质就是一种升维,人类社会之所以走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学会了升维,但这个升维的过程是极其漫长和痛苦的,我们在与我们的人性博弈,我们在不断的自我肯定自我否定,伴随着放纵与约束光明与黑暗崇高与卑劣懵懂前行,似乎有一无形的力量时刻影响着我们,我们在不断的发展中壮大,也在不断的发展中消亡,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发展中伴随着制衡桎梏,制衡桎梏中又潜藏着机遇智慧,正如中国传统文化中那句经典所言“一阴一阳谓之道”。

科学家都是一群什么人呢?

双重感知力叠加且很强的群体,第一是自我感知力第二是感知事物的能力,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极强的自我感知力的,这份感知力带了强大的自驱力和极强的探索欲,自驱力和探索欲转化为更加强悍的动能,而这带来的另一层便是对外物的深度洞察力,他们不仅对外物有着超强的洞察力更有超常的转化力,他们总能在那些平平无奇的事物中抽丝剥茧找到规律,比如牛顿可以从一个树上掉落的苹果总结出万有引力,千百年来何止千万亿万颗苹果掉落,又何止千万亿万的人看到过这一幕,这本是这世间最平平无奇的一幕,没有人会去关心,可就是这平平无奇的一幕被牛顿捕捉到了不一样的一面,而这直接开启人类向现代文明的突进。

这些人表面上与常人无异,但他们的认知层级结构则远超常人,他们的发现创造之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犹如神迹,完全是超出大众认知理解范畴之外的,凭空出世,就是这些凭空出世的发现发明推动了人类向现代文明迈进的道路。

但是,这些科学家褪去光环外衣之后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有着七情六欲,人情世故,生老病死,我们有的喜怒哀乐他们也均一应具足,不同的是我们认知边界及对具体事物的认知广度与深度,我们看到的这些科学家最终向玄学宗教靠拢,据此认为科学的尽头是玄学宗教,这是极其浅表的看法,这实际上是作为个体生命而言,认知边界到达极限已无上升空间,现有物理世界对其已无想像空间;需要借助超然的载体升维,用一种超现实时空观弥补个体认知的极限,而这本身也是一种高维认知的体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