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未婚少女”和“已婚少女”(1/2)
我国古代的女子,多半是婉约含蓄美,尤其对于美女的外貌描写,更是精致诱人,比如“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容貌体态给人轻盈可掬的美感。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代女子就已经在外貌打扮上有萌芽意识了,后来,各个朝代因为统治者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化妆技术和化妆材料也随之改变。
先秦时候,女子面部会加以修饰,主要用粉和黛作为色彩搭配,即用米粉敷面,用青墨颜料画眉,脸上抹红在那个时候不流行使用。《楚辞》里有这样的描述“粉白黛黑,唇施芳泽。”按照历史年代来看,先秦时期的妇女已开始用油光亮泽的颜料来化嘴唇了,可能是为了简单的护唇,后觉可以打扮变美。
汉朝的时候,那时候汉朝女子延续了杏仁眼化法,嘴唇的化妆修饰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个妆容流行于秦朝,后面到唐朝也一直流行。据说这种妆容在当时流行是因为汉武帝,汉武帝特别喜爱这种妆容,因此宫内宫外,无不争相效仿。
值得一提的是,眉妆史的发展离不开汉朝的推动,那时候长眉、远山眉、八字眉、惊翠眉、愁眉、广眉等多种眉毛画法相继开来。着名才女卓文君,引领了“远山眉”之风。《西京杂记》记载“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
魏晋南北的时候,文化是带动了化妆文化的发展,新文风和玄学的影响让那个时期的女性审美又有新发展,审美开始区别于集体化。在眉式上,流行起了连心眉、黄眉,唇妆流行“黑唇”,即以乌膏染唇,神态上有所悲怜。
整体妆容呈现“眉心浓黛直点,额色轻黄细安”,也就是额黄妆;用胭脂抹脸,即晓霞妆;额头画上梅花,即寿阳落梅妆,《南史.梁元帝徐妃传》记载“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是在描绘半面妆。
唐朝的时候,这个时期的眉毛都是有一点弧度的细眉,整个面部要化白妆,形状是圆形,而且两颊的白面面积很大。后来杨贵妃发展出额头画花,用金箔贴出来效果惊人,妆容艳丽是一个特色。晚唐时期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唇式的化法有17种,外加以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流行妆式的渲染和衬托,形式多变和风格多元是唐妆文化的呈现。
林安然面如姣花,目似秋水,体态轻盈,头戴半金钗凤冠,颈上系着珠佩五行,身穿云锦绸袍,袍身缀满青涩的凤凰纹路,腰束阔带,裙裾翻飞,更显端庄优美。这应该还是林夕辰他们没有见过的林安然,林安然逢重要节日的时候自然也是需要认真穿戴和梳妆打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