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烽火计划(1/2)
这世间,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严嵩在关键时候弹劾王忬,原因有几个:
首先,战时换主将,本就是兵家大忌,如今杨博去了大同,纵观朝堂,有足够威望担任蓟辽总督的也只有闲赋在家的胡宗宪了,而胡宗宪是他的人。
再者,如今裕王势弱,朝堂中不少人甚至包括嘉靖帝,都对他有同情之心,严嵩这么做,可以捞个顺水人情。
最关键的是,几年前严嵩设计陷害杨继盛入狱,其他官员都是敬而远之,最多只是心中腹诽。
可王忬的儿子王世贞却自持才名,为杨继盛四处奔走喊冤,宣称杨继盛是被奸臣所害,这奸臣是谁,不就是骂的他严嵩吗?
严嵩是当朝宰辅,对一个小小的王世贞下手有失身份,可他父亲王忬份量刚好合适,顺手,就一波带走了。
此刻,帷幔之中的嘉靖帝才缓缓睁开眼睛,清冷地问道:
“既然证据确凿,该如何便如何。然边关吃紧,蓟辽督师一职不可或缺,裕王,你可有想法?”
严嵩身子一滞,本以为嘉靖帝会问他这个问题,可没想到,问得却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裕王。
“儿臣……儿臣,”裕王趴伏在地,不知如何作答,突然低头看见冯保在他手背写得一行小字,眼睛顿时一亮:
“儿臣愚见,总督之职与平虏大将军之位或有冲突。
时值大战在即,若政务多出,非明智之举。因此,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暂缓设立蓟辽总督一职,由儿臣代管蓟辽两地军政事务,以策万全。”
见帷幔之中没有声音传出,裕王看着另一只手背上的小字,继续说道:
“此次东征,儿臣并未打算出城迎敌,而是固守城池。
一则减省钱粮之费,二则辽东总兵杨照、蓟州副总兵马芳皆为骁勇之将,虽出战之力不足,而守城之任则绰绰有余。
还有,兵科给事中殷正茂对于蓟辽战况、军需之事了如指掌,儿臣欲擢其为蓟州总兵,以佐儿臣居中调度。”
闻言,厅中群臣表情各异,严嵩党羽嗤笑不已,闭嘴不言。
徐玠一派,表情沉默,无人反对,只有那些中立派窃窃私语,对裕王的这个决定深表痛心。
殷正茂虽然能力不错,可那是个雁过拔毛的糯米鸡啊,这大量的军需到了他手里调度,不说少一半,这至少也要少掉三分之一。
如今裕王的五万兵马,三月所需粮草被抽走了七成,此刻还来个殷正茂,这不是儿戏么。
虽然整个大明都知道殷正茂贪,却没有一个人有证据,户部尚书贾应春想出来劝说一二,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
景王“呵”了一声,朝着裕王拱手作揖,戏谑道:
“皇兄慧目如炬,让臣弟不得不服!”
嘉靖帝沉吟片刻,看向帷幔前守候的大太监,清冷问道:
“大伴,此事,你怎么看?”
如果说现场谁最得他信任,自然是这位自幼便在身边伺候的大太监黄锦。
在嘉靖帝还是世子的时候,黄锦就进了兴王府成了他的伴读,陪伴至今已有五十一个年头。
大太监不仅掌管着司礼监,同时还掌管着情报特务组织东厂,是嘉靖的耳目。
黄锦略作犹豫,想了想,他躬身细语道:
“老奴愚钝,不过老奴觉得,这行军打仗之事,军需粮草才是重中之重,裕王所言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