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2/2)
李翊昊说“你知平凉王李祺的嫡子为何没有继承他的爵位,而是封为景郡王,那是因为我知会了高宗皇帝当年在应州遇伏之事,他收回李怀锦、李怀镕、李怀钦的世子之位,加封为郡王。当年李祺、李泽进宫闹过,高宗皇帝把口供、人证拿出来,他们才不敢将事闹大,只因我那时的身份半隐半露,高宗帝不好重重的责罚俩人,此事就草草的收场。李硕这两个儿子的身份总归有些不光彩,外室子登堂入室就想成为嫡子不妥,这一代是四代上了,只能封为奉国将军,他们的儿郎封为奉国中尉,后面就不是皇亲国戚了。”
胡灵儿皱眉说道“你都打算好了,为何不下旨,还压着做甚。”
李翊昊说“下旨也要挑个好时机,如今时机到了,李硕中风瘫在床上,时日无多,过些日子就派人宣旨,让他走的安心些。清江王妃进宫觐见时,她说的话你不必理会,只推脱这是国事不得妄议。”
胡灵儿站起来说“你既有打算,我就不再多言,我先去学院看看。”
李翊昊看看钟表说“下晌去吧!这都十点了,去了也做不了什么事,在这陪我说说话。”
“在这儿待久了,我怕有人弹劾我”胡灵儿说着从书架上抽出本书问“永宁县主如今怎样。”
李翊昊脸色沉下来说“她修建了一座道观,招了十几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在里面修道,李政道一连来了三封奏章弹劾她,我也写信训斥她,可她依然我行我素打着修道的幌子,做些不知廉耻之事。我就不明白了,为何放着好好的宗室身份不要,非要作践自已。”
胡灵儿问“桐月姐弟三人知道此事吗?”
李翊昊说“知道。”
“那这事交由我处置吧!”胡灵儿自动请缨。
李翊昊问“你想如何处置。”
胡灵儿吩咐“福财去宗人府宣勇亲王觐见;春生去三味书屋宣李桐月、李绍谦、李绍然进宫。”
李怀铄虽然知道从内侍嘴里问不出话来,但还是多嘴问了因何事进宫。
福财陪着笑说“奴婢不知,您请。”
李怀铄到了御书房后才知是皇后娘娘召见。
“不知娘娘召臣前来所为何事”李怀铄小心翼翼的询问。
胡灵儿说“堂兄请坐,今儿不谈论国事,只处理些家事,永宁县主之事堂兄怎么看。”
李怀铄闻言放了心,说道“此等不知羞耻之人就该逐出家门。”
“是啊,她玩的倒是开心,可皇家的脸面被她踩在脚下,已让天下人耻笑不已”胡灵儿正色说道“桐月、绍谦和绍然不该因她的放浪不羁受牵连,等他们来了先问问他们的看法再往下议。”
李怀铄有些为难的说“若是把永宁逐出宗室,这三孩子的身份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赵静泉通传“禀圣上、娘娘,李大姑娘与两位郎君来了。”
胡灵儿说“让他们进来吧!”
李桐月挺着个肚子一摇一摆的走在前面,李绍谦在侧面虚扶着,李绍然提着两个纸包跟在后面。
三人给帝后、勇亲王见礼后,胡灵儿说“坐下说话。”
李绍然把纸包递给赵静泉,说“这是烘培坊才上的炒板栗,香甜可口好吃的很,一包给圣上尝尝,一包你们分了尝尝吧!”
赵静泉躬身谢过,用盘子盛上退下。
胡灵儿问“桐月,你这是几个月了。”
“回娘娘,已经六个月了”李桐月手抚在肚子上答道。
“今儿宣你们进宫,是商议你们母亲的事”胡灵儿语气淡淡的说“圣上让她去南京的本意,是想她在那边寻户正经人家嫁了,可她如今做的事你们也有所耳闻,本宫不忍圣上操心国事之余还要给永宁县主善后,所以请求圣上准许本宫处理此事。宣你们进宫主要是想问问你们姐弟可有法子劝说你娘,还有你们三人往后有何打算,你们但说无妨。”
李桐月侧脸看向李绍谦。
李绍谦微微沉吟了一会儿,才答道“母亲之事,我等怕是要辜负娘娘的好意,母亲不会听劝。”
胡灵儿转向李怀铄,说“此事还要劳烦堂兄这个宗人令走趟南京,宣本宫懿旨:永宁县主既然如此喜爱修道,本宫自然不会夺人所爱,接旨之日褫夺永宁县主封号并收回所赐府邸,赐道号修心。着南京巡抚李政道修建一座三层高的忏悔塔,塔身全部用石块砌成,塔建成后,命修心进塔内修身养性。若她不服胡言乱语,不妨问她选择生还是死,生就老实的进塔内修行,终生不得踏出一步;死就赐她三尺白绫,由她自行了断。”
李怀铄躬身答道“臣遵懿旨。”
胡灵儿又看向李桐月姐弟三人,说“本宫是看着你们从垂髫之年到成家立业,知晓你们都是知礼的好孩子,虽然你们喊本宫一声舅母,但在本宫心里你们与宸儿他们是一样的,处置尔等母亲也非我所愿,若不嫌弃,本宫意欲收你们姐弟为养子,尔等可愿意。”
一直当听众的李翊昊有些意外,怎么三两句话后竟然要认养子。
李怀铄偷偷瞄了皇上一眼,见他低头轻啜着茶水。
李绍谦不敢做主,看了李桐月与李绍然一眼。
胡灵儿微微一笑,说“你们回去商议后告诉我结果便是,无论愿意或不愿意都不打紧,退下吧!”
李怀铄站起来说“臣明儿一早就赶往南京传旨,臣告退。”
李翊昊说“我本来打算赐死永宁后,封桐月为裕安县主,绍谦绍然封辅国将军,实在没必要收他们做养子。”
胡灵儿答道“话是这么说,勇亲王也讲了他们再在宗室名不正言不顺,你是想让他们当个无宗族之人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