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岁月长歌2(1/2)
一周后的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落在何雨柱的办公桌上。
电话铃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办公室内的宁静。
何雨柱顺手拿起听筒,电话那头传来小李热忱的声音:“何先生,告知您一个好消息,上级领导对四合院改造方案极为重视,特意安排了一场深入的研讨会。
届时,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城市规划部门的负责人都会出席,诚挚期望您和辰宝先生也能莅临。”
何雨柱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应道:“太好了,小李,多谢你的通知,我们肯定准时参加!”
挂断电话,何雨柱抬眼看向正在一旁审阅文件的辰宝,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说道:
“辰宝,看来政府这回是真把四合院改造的事儿放在心上了,这可是个大好事。”
辰宝放下手中的文件,眼神坚定而明亮:“爸,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咱们一定得把保护四合院的想法详细、透彻地说清楚,绝不能错过这次为四合院争取未来的契机。”
研讨会当日,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倾洒在大地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何雨柱和辰宝早早来到会场,步入那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时,里面早已座无虚席。
众人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严肃而又热烈的氛围。
会议准时开始,城市规划部门的张主任站起身,神情庄重,目光扫视全场后,缓缓开口:
“各位同仁,今天把大家召集于此,核心目的就是共同探讨京市四合院改造的最终方案。
当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土地资源愈发紧张,四合院的改造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既肩负着推动城市进步的重任,也承担着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使命,如何在两者间找到完美的平衡,是我们此刻面临的关键课题。”
一位资深的建筑专家紧接着发言,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色凝重:
“我完全理解大家对四合院深厚的情感,这些建筑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情感。
然而,从专业视角审视,部分老旧四合院确实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结构老化问题突出,改造的难度超乎想象。
稍有不慎,不仅可能耗费大量资源,还难以达到预期的改造效果。”
何雨柱听闻,再也按捺不住,站起身来,声音洪亮且充满激情:“我深深明白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但四合院是京市的文化根基,是这座城市的灵魂所在,绝对不能仅仅因为改造难度大就选择拆除了事。
如今的现代加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我们完全可以在保留四合院原有外观风貌的基础上,对内部结构进行科学改造,从而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让这些古老的建筑重焕生机。”
另一位白发苍苍的学者不住点头,附和道:“何先生所言极是。
四合院绝非仅仅是几座老旧建筑,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这座城市历史底蕴的生动体现。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是我们对先辈的交代,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责任。”
这时,一位年轻的规划师站起身,脸上带着一丝疑惑与担忧:“即便我们能够保留四合院的外观,可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依旧棘手,很难满足现代居住的多样化需求。
现代生活对居住空间的功能划分、舒适度等都有较高要求,这方面该如何妥善解决呢?”
辰宝不慌不忙地接过话茬,条理清晰地说道:“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有了深入的思考。
我们可以将四合院巧妙改造成小型的文化创意工作室或者特色民宿。
这样一来,既能够有效解决居住空间的功能性问题,又能通过这些创新的运营模式,让更多的人走进四合院,亲身感受四合院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张主任听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这些想法确实极具创新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庞大的资金投入、居民的妥善安置等等。
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细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整个项目的推进。”
何雨柱毫不犹豫,当即表态:“资金方面,我们何记愿意主动承担一部分,为保护四合院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居民安置问题,我们非常愿意与政府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协商,制定出合理、周全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会议室里各方观点激烈碰撞,思想的火花不断闪耀。
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四合院改造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最终,张主任总结发言:“今天的讨论热烈而富有成效,大家的观点和建议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我们会全面综合各方意见,精心制定出一个更加完善、科学的方案。”
从会议室出来时,夕阳的余晖将何雨柱和辰宝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两人虽然满脸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辰宝嘴角上扬,笑着说道:“爸,今天这场会议开得太有价值了,感觉我们离保护四合院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何雨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都怀揣着保护四合院的坚定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
几天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公司的走廊上。
许欣梅脚步匆匆,来到何雨柱的办公室,一脸关切地问道:“姐夫,辰宝,我听说政府那边对四合院改造有新的进展了?快给我讲讲。”
何雨柱微笑着,将会议的详细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许欣梅听完,兴奋得满脸通红:“太好了!要是四合院真能保住,那可真是太好了。
我还记得小时候在四合院里玩耍的日子,夏日的午后,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乘凉、嬉戏,那些回忆珍贵无比,是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美好时光。”
辰宝笑着安慰道:“小姨,您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我和爸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守护好四合院的。
对了,您最近公司的事情忙得怎么样了?”
许欣梅轻轻叹了口气:“还是那些老问题,不过都在慢慢解决,不用太担心。
对了,我听说颖宝最近要回来了?”
何雨柱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是啊,她在电话里说项目告一段落了,想家想得厉害,估计这几天就到了。”
就在这时,秘书轻轻敲门后走进来,恭敬地说:“何总,娄氏集团的娄公子来了,说是有关于新合作项目的事情要和您洽谈。”
何雨柱和辰宝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快请他进来。”
娄晓娥的儿子娄宇轩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办公室,他身着一袭得体的西装,身姿挺拔,整个人散发着成熟稳重的气质。
“何伯父,辰宝哥,好久不见。”娄宇轩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热情地打招呼。
何雨柱连忙起身,热情地回应:“宇轩啊,快请坐。最近生意怎么样?”
娄宇轩坐下后,神色认真地说道:“还不错,这次来主要是想和辰宝哥谈谈新的合作项目。
我听说了你们在四合院改造上的想法,我们娄氏集团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参与进来,一起为保护文化遗产出一份力。”
辰宝眼睛一亮,兴奋地说:“真的吗?那简直太好了!有你们娄氏集团的加入,四合院改造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就能更有保障了,成功的把握也更大了。”
娄宇轩接着说:“我们也认为四合院改造是一个意义非凡的项目,它既能有效地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又能通过创新的运营模式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我们可以一起成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四合院的保护和改造工作,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刀刃上。”
何雨柱点头表示赞同:“宇轩,你这个提议非常好。看来晓娥把你培养得相当出色啊。她在香江过得怎么样?”
娄宇轩笑着说:“我妈挺好的,每天种种花,养养鱼,偶尔和老朋友聚聚,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她还经常提起您呢,说很感谢您当年对她的照顾。”
何雨柱感慨地说:“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只要她过得幸福快乐就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何雨柱、辰宝和娄宇轩频繁会面,就四合院改造合作的细节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他们还一同拜访了一些文化界的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四合院改造的意义和规划,争取到了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宝贵建议。
随着各方的不懈努力,四合院改造的方案逐渐清晰成型。
政府最终决定,在最大程度保留大部分四合院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和利用。
何记和娄氏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专项基金也顺利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里,四合院改造项目正式启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