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袭取绵州城(1/2)
当阿鲁木金及千余西羌军的首级被摆在绵州城外时,城中留守的西羌军彻底慌了神。
八千人出去,主将战死,千多颗脑袋摆了一地,剩下的人哪儿去了?
难道尸骨无存了?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城门附近忽而杀出上千人来。
这些人衣着各异,兵刃亦有不同,唯一相同的便是身强体壮、行动迅捷。
他们不等西羌军反应便抢占了城门,随后开城的开城,阻击的阻击。
城外的云绫所部也在此时发起了冲锋,燕十六一马当先直趋城门。
留守的西羌千人将见大势已去,转身便跑,欲要逃出生天。
然而,葛洪不知何时已笑眯眯地拦在他身前,一掌将其打倒,随后两名大汉扑上前来将之五花大绑。
“汉狗安敢背主!”千人将尤不服气,怒骂出声。
葛洪却是笑容不改,徐徐道:“羌蛮焉能为我主?不过与尔等虚与委蛇,以待王师罢了。”
说罢,便命人堵了这千人将的嘴,以免待会儿污了贵人的耳朵。
此时,燕十六已率军冲入城中,西羌军或死或降,留守的两千人无一逃脱。
云绫骑马入城,燕十七、诸葛琮、顾二等人紧随其后。
城门两旁跪满了被绑缚的西羌士卒,一个个低垂着脑袋,更有甚者正瑟瑟发抖,不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云绫看也没看这些俘虏,而是与迎上来的葛洪对视。
那扑面而来的威势令葛洪不敢多看,忙不迭躬身行礼,朗声道:“天机门诸葛洪,拜见公孙大将军!”
闻言,云绫嘴角一扬,笑道:“先生免礼吧,今日多亏先生了!”
“全赖大将军运筹帷幄,城中义士效死,洪不敢居功!”
话音落下,云绫轻笑出声,看着诸葛琮道:“这当过官的就是不一样哩,说话一套一套的。”
诸葛琮嘴角抽了抽,一时不知该不该接话。
诸葛洪心下同样有些惶恐,不知是不是哪里说错了。
好在云绫也只是随口调侃一句,旋即便命诸葛洪引路往刺史府去。
诸葛洪暗暗松了口气,正欲转身,忽而想起这一地的俘虏,不由问道:“大将军,这些俘虏可要暂时收押?”
闻言,云绫瞥了一眼怒目而视的千人将,又扫过左右跪了一地的西羌士卒,淡淡道:“我大周可不曾有以德报怨之说。十六,你和顾二处理吧,事后记得烧干净了。”
“是,姑娘!”
燕十六领命,云绫复又看向诸葛洪。
诸葛洪不敢耽搁,当即在前引路,众人直往刺史府而去。
一路畅通无阻直达议事厅,云绫高居主位,燕十七侍立在侧,其下诸葛琮、诸葛洪分坐左右。
云绫当即向诸葛洪问起绵州城的情况,后者自是事无巨细一一禀报。
她最关心的无疑是粮草军械等物。
按诸葛洪所言,阿鲁木怀真北上剑阁之时就已定下绵州为其根据,粮草器械一概囤积于此,又留下亲侄阿鲁木金率军万人镇守。
是以,绵州城内的物资足够十万大军两月之用,而后方的成都仍在源源不断往这里运送物资。
只怕阿鲁木怀真怎么也想不到,这些物资最后都便宜了云绫。
得知此事,云绫自是欣喜的。
她走阴平小道而来,不单兵少,军中粮食也带不多,如今早已快要断粮。
有了绵州这许多物资,她也可召集四方城卫军,在短时间内拉扯起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来。
念及此,她当即问道:“我欲以绵州为基,广发檄文,召四方忠义之士齐聚于此讨伐不臣,两位以为如何?”
这本就是此前定下的计划,诸葛琮自是没有意见。
而身处沦陷区的诸葛洪显然更熟悉情况,云绫想听的也是他的意见。
只见诸葛洪沉吟半晌,这才拱手回道:“大将军神兵天降,若然竖起大旗,必可召回各地离散的城卫军。只是匆忙之间,难保其中不会混入敌军奸细,还请大将军小心在意。”
闻言,云绫也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不由问道:“先生可有建议?”
诸葛洪捻动着胡须思索片刻,随即摇头道:“难办!如今人心不稳,着实难办!”
见此,云绫只得又看向诸葛琮,看看这位面白心黑的小哥有没有办法。
注意到云绫投来的视线,诸葛琮皱了皱眉,随即道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连坐。
将聚拢而来的城卫军打散整编,以什为单位,谁犯了事就连坐问斩。
如此可令士卒相互监督,虽不能说万无一失,却也能尽可能避免奸细作祟。
闻言,云绫蹙眉思索良久,又在心中与玲珑商讨一番,这才同意了这个法子。
眼下时间紧迫,她一旦在绵州竖起大旗,不说西羌军如何,正在成都整训的叛军也可能随时来犯。
她不可能一一去甄别聚拢而来的城卫军,只能暂时以严刑峻法约束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