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享乐皇帝?(1/2)
第416章享乐皇帝
皇帝似乎开始享乐了,泰昌十一年虽不长途出巡,但盛夏时分却安排了去承德府避暑。
时间虽只是不到一月,但来回时间加在一起,也足有一季了。
好在既然不是出巡,排场就不用那么大,耗费不多。
现在御驾刚过潮河,行走在新的傍海道上。
人数不算多的御驾队伍之中居然还有人在大声争吵。
朱常洛搁下掀开了窗帘探出头往后看了看:“怎么还急出洋音了呢若愚,你去叫二位供奉过来,朕听听他们在吵什么。”
于是没过一会,伽利略和开普勒两人就一同骑着马过来了。王徵怕出问题,也赶紧拍马赶过来。
“这回吵的是潮汐,还是行星轨道”
朱常洛直接问,开普勒立即说道:“皇帝陛下说的引力虽然现在还没办法观测证明,但以皇帝陛下的学识,我相信这种理论!可他偏偏坚持潮汐涨落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大地星球在加速减速导致的,说我认为月亮引起潮汐涨落是在迷信占星传统!还有,他根本忽视太阳在观测中的轮廓大小变化,坚持我们的大地星球一定是沿着一个完美的正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转动,而不是椭圆形!”
看着伽利略胀红的脸,朱常洛好笑地微微翘起嘴角:“伽利略,朕听你们刚才吵得大声,你应该有反驳依据啊”
“自然之书一定能用数学书写!”伽利略瓮声瓮气地说道,“如果引力的存在无法观测证明,他说的椭圆轨道怎么进行计算,怎么证明”
“钦天监不是一直在做这件事吗月亮大体每个月就会绕着地球转一圈,地球则是大体一年绕着太阳转一圈。想办法用望远镜测量一下嘛,虽然在眼睛能看到的尺度下,它们的大小差别几乎不太能分辨,想办法。”
两个人最近都在争论这些东西。
在大明的好处是,日心说什么的绝不会被宗教裁判所盯上。
但现在两人的分歧已经是在背后的原理和具体的规律上。
就比如现在两人争论的星球公转轨道是椭圆还是正圆的问题,其实并不太容易证明。
毕竟以现在望远镜的观测精度,去计算月亮公转轨道的具体参数着实不容易。在望远镜里观测到的目视大小,又不能拍照片,怎么得到尽可能精确的原始数据再进行推算
“皇帝陛下呢您认为我的猜想是正确的吗”
开普勒双眼充满期待,毕竟引力这个概念的存在让他一直以来的观点有了一个新的支撑。
因为他观测到潮汐涨落规律和月亮阴晴圆缺之间规律的联系,所以才有潮汐形成与月亮围绕地球转动有关的猜测。而如果不是因为引力的存在,椭圆轨道的成因似乎也无法自圆其说——虽然根据他的观测,只有这种轨道才能解释月亮和太阳为什么有的时候看着更大,有的时候更小。
“朕更认可开普勒的推断,不过确实需要证明。”朱常洛笑着回答,“当然,还要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光线穿过空气时的折射问题。很长期的课题,做更多观测,记录数据,再进行推算证明吧。”
朱常洛这么一说,伽利略看似有点更不服气,但又有些拿不出更多反驳理由,只是生着闷气。
“伽利略,如果没有可以证明的外力影响,你坚持的地球会加速减速出自什么原因呢”朱常洛安慰了一句,“现在不必执着于这一点了,在朕这里,在大明,博研院里不是已经都认可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吗只要接受了万有引力的存在,那么不光是日心说,所有天体之间都受这个规律引向。即便太阳,应该也是在围绕着星空之中一个更加强大的引力源在转动着。”
“伟大的皇帝陛下,可是引力的存在……”
“人的寿命短暂,宇宙的时空尺度太恢弘。”朱常洛感叹了一声,“把争执留给时间吧。关于天体运行规律的观测和证明,恐怕耗尽一生时间才能记录部分数据,给出属于这一代学者的猜想。这件事不必占据你们的全部精力,把注意力放到那些更小尺度的事情上吧。朕觉得你在力学和加速度、惯性方面的思考,有更深入的价值。”
“皇帝陛下是说抛射运用吗”伽利略也不想继续停留在关于天体运行规律话里里的吃瘪状态,“皇帝陛下去避暑,带着我们一起,是要再去观测火炮的射击”
“这次不是。”朱常洛双目中多出不少期待,“这次先去一下丰润县,朕想让你们一起参与研究一个能改变世界的机器。其中,涉及到大量自然规律的思考。不仅有运动规律,还有不同物质的强度,包括热学和力学……”
御驾所行道路,是从通州到原先开平中屯卫的一条新直道。
原先这个区域的陆上道路并不好,毕竟主要的路线是从通州往东南面经运河到直沽。如果再要去辽东,从那里沿着海边的傍海道过去便是。
但如今的北京城东面并不简单,既有遵化的军工园,也有原先开平中屯卫所在的煤铁园。
朱常洛虽然记得什么开滦煤矿,但最终踏勘来踏勘去,原来承德府那边虽然也找到了一些地方有煤,但更多、更易开采的,还是在开平中屯卫一带。
这倒是让朱常洛想起了唐山这个地方,只不过如今还没有这个府州县名称。
既然已经定下了位置,那么自然而然,蒸汽机的主要研制及实验基地就搁在了位于开平中屯卫及遵化之间的丰润县。
以后这一带就要成为一个煤铁军工基地了,还有谋划中的化工产业,因此从通州东面,又新修了一条道路,取直北京城往山海关方向的道路。
到了丰润县之后,朱常洛先下了马车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回望了一下这条路。
“紫垣,井陉那边的石灰,你们河北省已经安排下去没有”
朱常洛询问的人名叫李若星,字紫垣,泰昌四年的进士。这次御驾点他过来伴驾,是因为他刚刚由真定府知府升任北直隶大部分府州县改为一体的河北省执政院右参政,三品大员,分管工商事。
而原先的顺天府,已经把遵化、玉田、丰润三县都给了河北省,再加上那开平中屯卫所在区域从永平府里割出来,组成了如今一个新的唐山府。
这个唐山府的首任知府,正是朱常洛当年过来时比较欣赏的原宝坻知县肖德和。
现在肖德和在丰润县城外迎驾,见皇帝问的是李参政,因此便乖乖听着。
唐山府的定位很特殊,将来都是李参政管他们这边更多,还有直达中枢的官产院、枢密院等。
李若星闻言就说道:“督台和省台赴任后,除了河北省诸府州的衙署改制,另外便是该由臣领办的事。臣是从真定知府升任现职的,井陉县臣很熟悉。旨意到前,臣正在井陉那边与官产院同僚勘地选址。”
朱常洛点了点头:“石灰用处颇多,井陉那边先把石灰和水泥做起来。届时从真定府到北京城,这段路是要先修的,不愁销路。”
“臣明白,臣随陛下到了承德府后,回去便抓紧此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