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908章 各方疑惑

第908章 各方疑惑(2/2)

目录

在钱谦益去南京,皇帝突然给了孙承宗左都御史的加衔后,政治敏感的温体仁就觉得这些事的背后或许有不为人知的情况。再联想到一直在江南没有回来的张锡钧,温体仁更觉得皇帝似乎在做什么准备,但究竟怎么回事,他就猜不出来了。

虽然是孤臣,温体仁也不是没有手下,可他的那些手下在这件事上却派不上什么用处。他担心自己一旦动作大了会被人察觉,如果万一有人上奏一本弹劾自己,哪怕朱慎锥那边可以有所解释,但这种事总归不是好事。

他之所以能当首辅是因为朱慎锥的信任,温体仁很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工具人,他的地位权力全部来自于朱慎锥,既然朱慎锥没和他说一些事,那么就是没打算让他知道,而自己如果去派人查实,这意味着什么温体仁自然清楚。假如失了圣眷,温体仁如何自处呢所以温体仁虽感觉到不对劲却没敢去查。可这件事不搞明白温体仁心中始终不得劲,想来想去温体仁最终想到了自己堂弟,也就是前不久来京住在自己府上的温璜。

温璜比温体仁小了十一岁,如今也是五十四岁的人了。可相比二十四岁就中进士的温体仁,温璜的运气就有些差了。这么多年,温璜不知参加了多少次科举,可始终都没能过,直到如今还依旧只是一个举人。

这一次朝廷开恩科,温璜为了完成科举中弟的心愿早早就来了京师,住进了温体仁的府中备考。而温体仁对自己这个堂弟也多有照顾,两人的关系又好,再加上温璜是这一次的科举考生,既然来了京师平日里经常会出去走动,包括和同来赶考的学子游山玩水讨论文章,饮酒喝茶交谈什么的,这些都是寻常的交际。

但交往的学子中,不少都是有家庭背景的,或者本就是官宦子弟,既然温体仁不方便打听消息,让温璜借这个机会去打听一下也无妨,可没想温璜这几日同样没有收获,这让温体仁有些无奈了。

“罢了,此事不必去打听了,这些日子你不要外出,在府中好好安心看书备考,科举一途为兄也帮不了你什么,只能凭你自己的本事,这一次恩科是个机会,你可得把握好。”

“小弟明白,小弟谢兄长教诲,小弟定然好好备考,不负兄长期望。”温璜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温体仁点点头,摆手让他回后院的小院看书备考去,等温璜走后,温体仁捻着胡须凝神细思,想了半天又摇了摇头,突然轻笑一声,觉得自己似乎钻了牛角尖,既然皇帝没告诉自己,可皇帝近来对自己的态度也没改变,他似乎有些杞人忧天了,无关自己的事去自寻烦恼干嘛呢只要自己依旧在首辅位置上,皇帝也信任自己,其他关自己何干

就在温体仁疑惑的同时,还有一些人也有他类似的感觉,仿佛平静的京师暗中有着涌动,晴空万里却藏着风卷云起般。

长须男子的府邸,他同样在思索着此事,可从各方面收集而来的消息却根本没有半点异样,就算钱谦益临走之前和他见过一面,当时他私下询问了钱谦益,钱谦益却笑着告诉他一切如常,这一次去南京虽是公事,其实是他求的皇帝,别忘了钱谦益当初在南京呆了不少年,在江南的名气尤大,之前被召回京师委以重任,没多久就升任了礼部尚书,钱谦益却因为当时离开南京时比较匆忙,没能把许多事安排好。

钱谦益笑呵呵地对长须男子说,本来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南京,可因为南京有些事他要去办,特意求了皇帝这才领了个差事。公务是一方面,私事也是另一面,而当谈论到私事的时候,钱谦益一张老脸居然还露出了微羞之色,长须男子仔细一想,联想到钱谦益在秦淮河的风流传闻恍然大悟,这才哈哈大笑起来。

可表面上长须男子虽认可了钱谦益的说法,但私下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就算这样长须男子也没察觉到其他不妥,这只是一种微妙的感觉罢了。

而且这几日,长须男子总有些心绪不安,仿佛感觉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时间一晃就是月余过去,算日子钱谦益应该已到南京了,长须男子在钱谦益离京之后就给南京那边去了书信,让人留意南方的举动,随时来报。

这一日,长须男子正在书房看书,桌上摆着一壶茶,沁人心扉的茶香在房间中弥漫,再加上窗台从外撒进的阳光,一副悠然的画面。

就在他看的入神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有人拜访,长须男子得知来者是谁后,就让下人把人直接带来书房,等来人进了书房,下人离开关上了房门,长须男子开口问道:“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兄长,不知为何,这几日小弟的眼皮一直在跳,总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不对劲”长须男子放下手里的书,仔细打量着对方,微胖男子苦笑道:“兄长,你我相识多年,我就不信你这些日子没半点感觉,难道你不觉得近来朝堂上的气氛有些古怪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