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改进造纸工艺?(2/2)
“太子也在呢?”李二看了李承乾一眼后就没在关注李承乾了,而是继续逗弄着怀抱里的兕子。
长孙皇后见状,挥手让宫人全部退下。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你怎么让这些世家心甘情愿的奉献出自已家的东西呢?现在可不是战乱年代了。”李二抱着兕子看着李承乾说道。
“据我所知,东汉灵帝熹平年间,由于当时使用的教科书版本各不相同,导致文字错误和歧义颇多,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引发了学术界的一片混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灵帝下令让蔡邕、杨赐等知名学者,对汉代流行的经学流派的经书文本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校对
...................
这些石碑被竖立在洛阳太学讲堂的东西两侧,供学生们学习和参考。”
李承乾侃侃而谈:“现如今我大唐也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既然要举办科举,自然要有统一的文书来供天下学子参考。”
“正好借此机会,以书写经义的名义向那些世家大族索要造纸的工艺,就说其中优秀者,可附名与经义扉页。”
“哦?那该由谁来主持?”李二被李承乾说的难免有些意动。
“自然是我师孔颖达,舍他其谁?”李承乾昂首说道。
“作为夫子的第三十二代孙,也只有右庶子能够担当的起这等重任。”李二点头认同了李承乾的说法。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当李承乾说孔颖达说的这么骄傲的时候,李二总觉得内心酸酸的。
就像什么重要的东西被人夺走了一样。
说不上来的怪异。
...........
..........
“你说陛下要勘定一份可供科举参考的典籍?还要我来主持这项工作?”协同魏征撰修《隋史》的孔颖达听到魏征的话有些怔怔的。
“是太子提议陛下允许的。”魏征略带羡慕的看着孔颖达
“冲远阿,你和太子的关系是如何变得这么好的?你之前不是奉承着“直谏”式的教育方式吗?便是德高望重如文纪先生,也是受到了两位太子的厌恶。“魏征特别好奇这老小子居然能得到太子的喜欢。
【李纲,字文纪,历任隋唐两朝,担任过废太子杨勇,废太子李建成,废太子李承乾的老师,凡是他教导过的弟子,没有一个不被废的,人称太子杀手】
“那两位怎么能和这位太子相比?”
孔颖达冷哼一声然后感慨的说道:“圣太子,大唐可望二代。”
其实这些文人还是挺好对付的,给他们名气就好了。
你看孔颖达,不就是为名被李承乾收买了吗?
魏征:“.............”
不管你是谁,你赶紧从冲远的身上下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