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新中国的制度(2/2)
中央有中央委员会,地方有各级地方党组织,军队有各级党员组成的政委和指挥员。
这样的组织架构贯穿了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也证明了由党领导的政权与军队可以高效发挥出人民的强大力量。
但是这样的军政体制直接照搬到新中国这个全国性的庞大政权中来,又显得过于简单了。
在权力监管、司法制定、政策贯通上下、官员选拔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运而生。
这一基本制度规定,从乡村、镇、县、市、省,直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有年满十八岁进行过选民登记的中国公民,都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乡镇人民代表由本乡镇选民选举产生,代表候选人包括但不限于党政机关干部、工农商从业者、教师、医生、大学生等等。
乡镇代表并不只局限一人,乡镇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一般在四十名至一百多名不等。
他们主要在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域内,代表选民参与讨论和决定本乡镇的重大事项,涵盖各行各业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基于在各自行业的经验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提出建议。
如乡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民生问题等。
乡镇之上一级的县人民代表,由本县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代表候选人同样涵盖党政机关干部、工农、教科文卫从业者,以及企业商人等等。
代表名额基数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不超过四百五十名。
再上一级为市人民代表大会。
因为市一级的人口基数已经比较庞大,为了提高选举效率,同时县级代表大会的人数基础也足够,具有公正性,所以市人民代表由各个县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以此类推,省人民代表也同样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以及特别行政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等单位选举产生。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重大事务。
这一根本制度从实质上确定了中国的体制,是由人民当家做主为核心,确保了国家权力掌握在人民的手中。
而人民代表大会便能够从人民的利益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为监督权力、制定律法、官员任免提供公正、民主的管理。
而与人民代表大会并行的,是党的代表大会,选举方法亦如人民代表大会那般由下级党代表大会选举诞生。
党代表大会虽与人民代表的职权有所重叠,但在国家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党的战略决策规划、重大事项决定、以及执政经验、军事经验等方面拥有难以取代的能力。
新中国在万难之中能够建立,并发展富强的历史,就是这一点的直接证明。
而解放军由中央军委管理指挥,中央军委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这一套相对完整的体制,便构成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全新政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