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抗战,奋斗在晋察冀 > 第16章 番外:古成军的一生

第16章 番外:古成军的一生(1/2)

目录

我的名字叫古成军,生于宣统二年,按照公元纪年的话,就是1910年。

因为父亲当时参加了革命军,最终当到了连长的职务,退伍回到家里的时候,看到我之后,想到之前的经历,便是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我的家庭条件还算是可以的,父亲虽然从部队退伍了,但也是有一定的家资的,回到家里以后,便是置办了差不多四十亩的田地,按照后来的成分划分的话,我们家应该算是中农或者富农家庭。

至于为什么仅仅四十亩土地就被划分为富农,主要是因为,我们家除了我之外,我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伴随着我姐姐嫁人以后,我又去上了学,父母的年纪也是慢慢变大以后,便是已经没有了耕种的能力,父亲便是把大多数的田地租了出去,依靠着租金过活。

如此一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家便是被划分成了富农。

按照划分的规则,所有的农民,被划分成佃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五个等级。

佃农就是完全没有土地,只能依靠租赁富农或者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劳动的农民。

贫农则是拥有部分土地,但土地较少,不够一家人过活的,便是在此基础上,再租赁地主或者富农的土地进行生产劳动的农民。

中农,则是家里的土地够自己家用的,但也没有多余的土地租赁给别人,能够自给自足的,便是中农。

我们家一开始,也是这种成分,只是后来,随着我们家里的劳动力出现不足以后,便是发生了变化。

之后便是富农,家里的土地,除了自己耕种的一部分以外,还有多余的土地租赁给贫农和佃农,而富农和地主的区别就在于,富农也是需要劳动的,而地主,则是完全的食利阶级,不事生产,所有的土地只需要租赁出去给贫农和佃农,依靠着地租,便是可以供应支出的。

父亲因为参加过革命军,思想比较开明,从小便是把我送到了县里的公学去上学,而我的姐姐和妹妹,也都受到了新学的教育。

我在民国16年的时候,成功考取了上海同济大学,并在同年,接触到了共产主义思想。

我被这种思想深深地吸引了。

很快,我便是加入了学社,并且经人介绍,正式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共青团。

随着时间来到民国16年的年中以后,以花生米为首的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跟着,宁汉合流,国府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清党行动。

我们所在的学社也是受到了冲击。

但因为我们属于是秘密进行集会的,所以,我们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

次年,我经当时时任委员的瞿恩同志的介绍,正式入了党,随即,成为了上海特科的外围成员。

随着时间来到民国19年,当时的我,为了生计,也是为了隐藏身份,便是接了一个家教的工作。

雇主是上海本地人,而他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名为周雪柔的女孩,当时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周雪柔只有16岁,正在女子高中上高二。

周雪柔的父亲,是市政府的一名中层官员,这个身份也是可以接触到不少的机密,所以,实际上,来这里当家教,另一个事情,便是收集情报。

周雪柔偏科很严重,她的国文、历史和部分偏向于文学类的科目学的比较好,但是,他的数学等偏理科的成绩很差,而周雪柔的父亲,想要她成为一名工程师之类的职业,所以,这才请了我给她补课。

在我的教导下,周雪柔的成绩上升的很快,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感觉周雪柔这个女孩对我似乎有些特别。

当时的我也很年轻,很多事情也没有经历过,并不是太明白。

我给周雪柔总共补课了差不多接近一年的时间,因为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不得不离开了上海。

民国20年三月份,作为党的高层的顾舜璋叛变了革命,上海的组织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安全,我不得不离开上海,前往苏区。

我没办法跟周雪柔告别了,那个时候,我以为大概不会再和她有什么关联了。

4月份,我到了苏区,成为了红二师四团五连的党代表。

民国二十一年年初的时候,连队里来了一个新兵,这个新兵是民国六年出生的,这个新兵名叫张浩,这一年他才刚刚十五周岁,小家伙年纪虽然小,但是人很机灵,听说是那位的学生。

张浩来到连队以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便是成为了排长。

而当时间来到七月份的时候,一次对白军作战的时候,我们营的教导员牺牲了,随即,我便是成了二营的教导员。

伴随着时间来到年底,花生米调集了四五十万人的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法围攻我们的革命根据地。

至此,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便是开始了。

而张浩的指挥水平很不错,在反围剿作战之中,作战勇猛,善打巧仗,很快,伴随着第四次反围剿的结束,张浩便是被任命为了四连的连长。

之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五次反围剿,因为一些人的乱指挥,部队不得不开始突围。

这个时候,我也是成为了四团的副政委兼二营教导员。

我们团接到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泸定桥,解决守卫的白军。

经过一天一夜的强行军,我们团终于赶到泸定桥所在,在一营二连的连长带领下,二十二名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迅速歼灭守桥之敌,并掩护后续部队占领了泸定城。

这一战,后世被反复研究,而我们团所创造的壮举,冒雨在一天一夜的时间,在山路之中强行军240华里,更是被称为军事史上的奇迹。

此战过后,我正式接任了四团的政委一职,而张浩,也是成为了二营营长。

当部队经历千难万险,终于赶到陕北后,为了陕北根据地的发展,上级决定发动东征战役,以扩大根据地的范围,从而进行扩红。

紧跟着,又是开始了西征战役,此战的目标,主要是宁夏陕西省定边、宁夏盐池、甘肃省环县和曲子等地区,目的和东征差不多,都是为了扩红。

但是,伴随着西征进入到尾声,四方面军的部分同志,却是要继续向西进攻,企图打通甘肃、新疆,从而完成和苏联的接壤。

只是,这一战的结果很惨烈,最终活着回到根据地的部队,屈指可数。

因为在东西征的时候,我们团的干部表现的都很好,其中尤其是张浩的表现堪称非常优秀,其麾下的部队作战也是非常勇猛,按照计划,上级准备让张浩担任红四团的团长,而我,也将接任红二师的副政委一职。

只是,还没等命令下达呢,七七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正式开始了。

红军部队,要全部改编为八路军,这个时候,我和张浩的提拔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我们师(红二师)最终被改编成了115师343旅685团,我被任命为一营教导员兼团政治处主任,而张浩则是被任命为一营副营长。

紧跟着,部队开始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

伴随着太原会战的爆发,我军在平型关对日军展开了伏击,为了这一战,全师总计出动了1.2万部队,这些部队,包含了对日军辎重大队发动进攻的部队,对其他方向日军增援部队打援的部队,还有其他的配合部队,最终这一战消灭了超过一千日军部队。

而这一战的结果,可谓是震惊了全国。

因为,此战是自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对日军主动发动进攻,并且还是自抗战以来,首次歼敌超过一千人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是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伴随着平型关战役的爆发后,部队根据上级命令,开始实施分兵,我和张浩都跟着大司令开赴五台山地区,接受了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任务。

时间一晃,来到了民国27年四月份,这个时候,我已经是晋察冀军区直属教导团的副政委,而张浩,则是教导团一营的营长。

这个时候,大司令找到我和张浩,还有另外一些干部,进行了谈话。

原来,位于河北中部地区的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等冀中抗日军队,随着总部的命令,将要在五月份的时候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进而成立冀中军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