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笑傲:我要当教主 > 第235章 流金河畔衣裙香

第235章 流金河畔衣裙香(1/2)

目录

第235章流金河畔衣裙香

十三日,月夜。

星灯千盏照两岸,石桥一道水中央。

每至傍晚,流金河便是城里年轻男女最愿意去的地方。

灯火昏黄,桥头拐角,给一切蒙上了层旖旎柔光,许多隐秘而不背人的小心思,在宽袍大袖与罗裙翠衫间,悄然滋生,就像这条穿过拱洞的河,无声无息,却坚不可摧。

“金陵送爽斋的扇子,宴大家亲笔题词,过路朋友,买不买,都来看看……”

“玉钗玉环,可送心上人啊!”

“客人,您瞧瞧这个…”

玄袍斗笠人独自坐在石桥当间的墩柱上,圆月灯光照耀下的流金河,从脚下默然穿过,似乎与两岸的烟火喧嚣,毫无干系。

这个夜晚,清冷得很!

一艘晚归的乌蓬船从下游逆流而来,摇橹的是个蓑衣老者,胡须雪白,满脸沟壑,每向外推动一次桨木,枯瘦的手臂上青筋随之鼓起。

“很难想象,一个并非武夫的老者,身体还能这般坚韧,人体潜力,还真是无穷啊。”

离拱洞还有四五丈远时,他朝着船夫招手。

那老者仰头,高声问道:“客人是要用船吗”

张玉点头,随即飞身跃下,脚尖踩着水面,踏出圈圈涟漪,三步跨出,便稳稳落到船头,头上戴的斗笠纹丝不动,借着梢头那只旧灯笼看去,河水才稍稍沾湿靴底而已。

“客人好俊的功夫!”

撑船老者活过六十个春秋,见多了奇人异士,便是河神爷从水底爬上船,找他喝酒,都不一定会多惊诧,要财没财,没做亏心事,谁会与一个撑船老翁为难

“客官去哪里”

“东岸上游有个馄饨铺子。”

“刘家馄饨铺”

张玉点头。

“好嘞。”

两里路不到,几个铜板的船费,但毕竟顺路,就当天上掉钱了,自然没有嫌少的。

张玉站在船头,玄袍被风吹起,露出腰间刀剑。

不过半刻钟,老者将船掉转方位,向河岸靠去。

“船资,你收好了。”

蓑衣老者忙松开摇橹,将满是污泥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正要去接,对方却不耐烦了,松开手掌,船资‘叮叮咚咚’的落在昏暗的舱板上。

“这年轻人也太心急了。”

客人上了岸,身形消失在岸边往来的人影里。

老者摘下船头那只灯笼,一照,心惊,十几角碎银子遍布船舱各处,归拢起来,至少有近十两,他连忙熄灭灯笼,奋力推动摇橹。

“河神显灵了!河神爷显灵了!”

“再攒两年,再攒两年,给孙子娶媳妇的钱就够了……”

衰衣老者心中暗喜,却忽然微愣,他觉得那个客人,好像有些面熟,约莫几年前也坐过自己的船,他不愿再去细想,脸上的笑容复又流畅起来。

时过境迁,几年前,他终究未能及时攒出上私塾的资粮,孙子如今在码头扛大包,那双与实际年龄不符的手,只怕是再也拿不起笔了。

可人生就像这条流金河,一站赶赴一站,既往已成定局,未来犹然可期。

……

流金河东岸,‘刘家馄饨’的招幌在夜风中飘扬,四只灯笼,高高挂起,原本的祖孙三人,只剩下两道身影,在灶台前忙活着,有些婴儿肥的小姑娘努力维持,却总归慢了半拍。

“煮好没有!”

“你家卖的到底是铜馄饨,还是铁馄饨”

“总不会是人肉馄饨吧”

“那待会吃的时候,师兄可要仔细看看,里面是不是有头发、指甲,哈哈哈……”

张玉来时,这里已经坐了四桌客人,其中却有两桌人,打扮相同,红衫带剑,好巧不巧的,正是出来吃夜宵的嵩山派弟子。

“一碗馄饨。”

“客人请坐,客人稍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