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车!

第159章 (大章)蒸汽火车!(2/2)

目录

当然他不会把一切都说出来,只是说了自己爷爷是文翁,文翁要来长安,自己要在长安买一套房。

赵江听完:“文翁要来长安买房是大好事啊!”

文朋:“是嘛怎么是大好事了”赵江拍手:“文翁的宅邸四邻,房价还不得起飞咯!”

文朋哈哈大笑:有这么夸张嘛。

两人一直聊着天,等两人排到看得到桌子时,天都要黑了。

文朋擦汗:“怎么这么多人要买房啊!”

旁边,一个富商拿着合同开开心心往外走:“房子终于搞到了!”

文朋:“哎,兄弟,恭喜恭喜啊!”

富商停留了脚步:“哈哈,感谢感谢。”

文朋:“你买了多少亩的宅子”

富商比了个八:“整整八亩!”

文朋想了想,八亩,好小。

作为从小读书,精通六艺的读书人,文朋一下就算出来八亩有多大了。

“八亩兄台了多少钱啊”

文朋本来想的是,估计这人没多少钱,搞了八亩宅子,估计也就了没多少点,就听见那人说:“二百三十万。”

文朋心脏抽搐!

那人乐滋滋:“我听人说新城刚开始修建时,三十亩豪宅价格也才三百万,可惜那时候没有出手买房,否则现如今早就涨爆了!”

当初霍海修的样板房,说是给石家准备的,豪宅一共占地三十亩,就是三百万大钱。

当时预定时,预定三十亩,的确是三百万大钱。

但霍海之所以开放预定,是要用他们预定的钱,去修建新城。

那时候价格还没涨起来。

随着长安城富人越来越多,房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现在八亩算是二流豪宅中比较小的了,就比标准足球场还要小一些,价格却已经飙升到了二百三十万。

而原本三十亩的豪宅,现在起跳价格就是八百万!

已经翻了两倍多了。

这个房价可一直在涨,一直没有崩。

文朋都傻了:“怎么……这么贵……”

赵江:“害,这不算贵,还得涨!”

“现在你们这些外来富人,都是走商道来的,很难走,接下来修了铁路,公路,到处的富人都会来长安,这房价能低得了”

文朋:“我听说新城的房子都是属于陛下和霍公子的那霍公子为什么不等到路修好了,房子涨价更厉害了再卖”

赵江哈哈大笑:“什么傻话,就是要人多了房价才能涨,一直不卖那新城又哪儿来的人再说了,不卖房子,哪有钱修路……”

文朋恍然大悟,这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吗

我成大肥羊了!

但是文朋转念一想更愁了。

自己想当大肥羊还没资格呢。

自己要购置的是一套足够十多个人学习生活的府邸。

这十多个人可都是官员,还有自己的助手,还有仆人。

如果自己也买一套八亩的房子,哪儿够住啊

八亩的地听起来很大,但是文朋早就打听了,这房子主要是院子大,主建筑每亩平均只有六间房。

而且六间房中居住用的只有三间。

但是,自己钱不够啊。

赵江看出了文朋的困扰,微微一笑:“是不是来长安的时候没预料到长安的房价如此之高,钱带少了”

文朋点头。

赵江:“问霍氏银行借啊。”

“霍氏银行对有工作有生意的人都是可以提供房贷的,就是要给利息而已。”

文朋尬笑:“没有工作没有生意。”

赵江:“那你签订协议,拿在成都的钱,换在长安的借条不就完事儿了吗”

文朋叹气:“家祖家父身体棒着呢,钱哪儿轮得到我来支配”

赵江笑了,果然如此吗。

拿捏。

赵江:“哦我有个办法,你马上就能拿到买房子的钱。”

文朋:“哦赵兄,怎么说”

赵江微微一笑:“我们新建一家学校,能借用文翁的名头,自然能赚大钱。但有两点,文翁来长安后,必须来给学校站台,必须担任荣誉校长的职务。”

文朋尬笑:“我拿家祖赚钱,是不是不太好”

赵江:“那等文翁老大人来了长安,还得露宿街头,是不是更不太好啊”

文朋深吸一口气:“细聊!”

……

来到长安的人,疯狂的购置房产。

霍海开发的新城,完全分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是超级豪宅,超级豪宅的利润,就是整个新城开发需要的钱。

第二部分是次一流的豪宅,这些房子的利润,就是铁路的修建费用。

第三部分,就是普通密集住宅区。

这些密集住宅区域的房子,大量都是工人购买的,价格比起豪宅的价格低很多,一般都是六万到四十万之间。

工人们虽然工资超高,但是也很难一次性筹齐这么多钱,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了贷款,这些房贷将会长期给霍海回款。

简单来说,新城的回款在这个二圈层豪宅卖爆的时候就已经全部出去了,而之后,就变成了细水长流的稳定回款了。

虽然这在经济快速进步,房价必将节节攀升的大背景下,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这部分钱,将会是霍氏集团翻年不停地回血的关键。

有了它在,无论怎么搞铁路,哪怕困难再多,都不至于让霍海缺钱了。

霍海再也不需要临时去搞个霍氏珠宝这种行业来卷钱在青黄不接时补贴了。

而新城大量的人搬入,也让商业迅速在扩张。

大量新式建筑,加上锅炉烟囱,让这里终于有了工业化时代的模样。

但和英伦工业化那种超级大污染的环境又还不一样,这儿显得更宜居。

特别是豪宅区每家每户巨大的绿化环境,让环境压力变得很低。

这些富人当然不会想到,他们重金为工业化的降污染做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从体验上来说,新式建筑,无论是用身体感受去住,还是用眼睛去欣赏,那都要比老式建筑舒服多了!

虽然以前也有那种高门大院里面鸟语香的,和汉阙有机结合。

但有些人家里就没那么好了,惨不忍睹。

而现在,美,居然成了可以批量化生产的了。

各大豪宅独立的供暖系统,和稍微密集的住宅区的集中供暖开启后,就连街道温度都高了不少。

千家万户搬往新城,一时之间乔迁之喜充斥着长安。

所以很少有人关注到铁路的铺设。

从年中来到长安的周边人口,已经又突破了十五万!

这些人口只有少部分拿到了工作。

人口变多后,工价隐隐有了下降的趋势。

这个时候,铁路修建开始狂招工人。

新来的人,又被工业化的浪潮消化了。

长安就像一棵永远不会停止生长的大树,疯狂的膨胀着。

每一个人寄回家乡的书信都写着‘父母妻儿勿念,人在长安,薪水三千一个月。’这都已经成了长安帮人写信的写信先生提前准备好的标准化信纸了。

“补不补补一句多十大钱。”

“不了不了,就这么寄出去吧,这就够了!”

代写信的先生也是舒服的一笑,代写一封信三十文,自己其实都没动笔,这就是印刷出来的,赚的是真舒服啊!

要不是在学校学了简体字,哪儿轮得到我来赚这个钱

但是学校学生是真多啊,估计代写信这行干不长久,下一步怎么办

要不然……我也存点钱,回老家开学校!

这些工人在长安赚了钱,还没钱接家人来长安安家之前,孩子不读书吗当然要啊!

很多人都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

而长安新城的人,也对新城有些道路感觉很奇怪。

新城除了旧驰道,直接全部水泥化,修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超级大道之外。

还修建了很多路口。

而有些路口,并不是平的。

而是下穿,上桥。

总之就是似乎要为了路让路,必须把人从其他道路引开。

甚至于,南北贯通有三条巨大的下穿,连马车都能从

而这三个地方,修建了比地面高的土坡。

上面放着很多木枕,石条。

“奇了怪了,驰道连御道都没留,怎么搞这么一条路是什么意思啊”

谁都知道驰道中间是御道,中间只有皇帝能走,其他人谁上去踩一下,就得死翘翘。

但是现在,过了运河桥之后连驰道都改掉了,虽然留了御道,但是却有路口可以直接过街。

要知道以前就连太子如果着急要去另一侧的皇宫,都得出城绕完主御道绕回来才行,现在都改了。

“乖乖,皇帝陛下都不用老子让路了,这条铺着石子儿的路什么路啊这么拽”

又过了一个月,八月底大家发现,路上铺上了钢铁!

以前卖的贵得要死,一把锄头一把柴刀,能要了一个农户全年盈余的铁,就这么做成巨大的工字型,躺在地上,躺在木枕上。

铁轨铺设时,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来了。

甚至有人起了歹心思。

但是这歹心思当即就死了。

因为当场就有人宣布:“偷铁轨者,死刑!偷买铁轨者,死刑!多次偷铁轨者,诛三族!如亲族大义灭亲举报,不论罪!”

听完这话后,旁边的老者盯着自己的侄儿:“二狗子,你看铁轨的眼神不对劲啊!”

二狗子:“三爹,我真没这个意思!”

他三爹:“你最好是!要不然我第一个举报你!”

偷是不可能偷了,但那喜欢钱的,整天都在铁轨旁边蹲着看。

这特么不就是把钱摆在地上吗

这一段铁轨,能装备出来一个百人刀队!

这一条路,岂不是百万大军

这是啥意思啊!

长安城的人不懂,但是却清楚,这是霍大人和陛下搞的。

虽然不懂,但觉得这个很厉害!

不懂但敬佩!

很快,就有来长安的煤矿工人谈起,说同关那边也有这种铁路,还有小一些的运矿的小铁路。

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运煤的啊难怪需要这么造!

但很快,有人发现,横向穿过整个没有建筑的绿植带,也修建了一条东西向的铁路。

左边尽头远远地东出长安城,而西边也是出了长安,一路到了陵县,最终到了研究院内部。

这难不成是研究院地下挖出煤来了,要送去城东还是城东挖出煤来了,要送去城西的研究院

九月底,来到这一天。

“呜”

漆黑的巨大的钢铁巨兽,拖着一节节的箱体,从研究院中驶出。

钢铁巨兽疯狂的咆哮着。

“呜呜轰轰呜呜!!!!!”

随着咆哮的越发厚重,钢铁巨兽越来越快。

“呜!!!!”

那些喜欢蹲在铁路外栅栏旁看的人,傻了。

这是什么怪物!!!!

长安城东到城西,穿过整个新城,一条铁路横亘。

在驰道和铁路交汇的点,围着很多木板和栅栏。

现在所有的遮挡全部撤走。

一座火车站露出了真容。

这里叫做长安北站,编号01。

长安北站有横向纵向两个方向。

横向连通长安南北,作为城际铁路。

南北方向,连通,长安——同关——神木。

目前通车到同关站,而同关到神木正在疯狂开工。

长安北站,整个朝廷文武百官集体出动。

刘彻甚至把后宫也都带来了,还带着所有皇子。

看到那庞然大物咆哮着从西面而来,曹襄:“危险!陛下速退!”

这的确是危险,这庞然大物要是跟蛇一样突然抬起头来,整个大汉中枢的人都全交代在这儿了!

但是,车里面全是刘彻的人呢。

刘彻瞥了曹襄一眼:“一惊一乍的,有时间多学习,你是后将军不是落后将军。”

曹襄尴尬的后退:路博德是这么教的吧不知道学的像不像……

此时霍海介绍:“陛下,这铁路分南北,东西向的比较短,是长安内部线路,主要是搭配运河使用的,第二大运输线,同时肩负着南北人流运输。”

“这样,住在城东的人也可以在城西找工作了,从城东到城西,最多二十分钟。”

要知道以前普通人不能走主道内部,走一趟起码要走两个时辰以上。

刘彻:“这意味着……城东房价要涨了吧”

霍海:“嘿嘿,万年县的房子,臣都买下来了。”

刘彻:“咱们往城东去”

霍海:“不是,这第一辆车暂时不给城里用,先用来运货,马上要从调度路线往北走,咱们现在从长安北站城际站去长安北站火车站登车,去同关。”

这一天这么快到来,霍海根本没想到。

霍海还以为这一天要等一年的。

没想到,蒸汽机的研究难点居然全不在机械结构,而是在材料上,而钢材厂已经进行了一年的材料试验了。

而火车机械结构,在同关煤矿那边也研究了一年了。

这蒸汽机一出来,第一辆蒸汽机车就上线了。

研究院的那群研究员,跟疯子一样,一定要把这个可移动动力源做出来,这机车头其实已经改了十二代了。

目前新研究的比这个高两代。

但是研究院副院长杨连成不想等了,他需要一件旷世作品,彻底的把研究院的抬到世人眼前。

所以,提前做好的火车底盘上,用上了第十代的蒸汽机车头,第一辆成品蒸汽机车,在经历了连续十次的悬空加速后,终于来到了轨道上,来到了长安北站,来到了大汉子民面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