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第161章 (大章)战匈奴!

第161章 (大章)战匈奴!(2/2)

目录

长安城的百姓,亲眼目睹长的离谱的火车从远方驶来。

然后才发现火车不只是长的离谱,而且也大的离谱,快的离谱!

火车两个字算是出名了!

返程后,刘彻在火车站下车,开心的不得了,直接封火车司机笃为奉车都尉。

当然了,苏武的哥哥依旧是奉车都尉,只是笃这个奉车都尉是奉火车,是专职的。

也就是说以后刘彻要用火车的话,笃就要亲自出马开车了。

甚至,刘彻不只是给笃封了官。

还给笃赐姓!

笃是没有姓氏的,换句话说他既不是黄帝时代百姓贵族的后裔,也不是六国旧贵族的后裔,而是九黎的后裔。

刘彻赐予他黎姓。

黎笃。

正所谓马行顿迟谓之笃,笃本来是沉重迟缓的意思,如今一个叫做笃的人,却成了最快的交通工具火车的第一位司机。

这个事情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司马迁甚至回去后专门大写特写,认为独属于贵族的时代过去了,普通黎民也要抛去身上厚重的枷锁,让速度快起来,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

以后普通人不再以百姓代称,而应该是黎民百姓,大量没有姓氏的普通黎民,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为帝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甚至还提出了,如果他们有大的功绩,应该让赐姓成为一种常态,成为新商业时代的一种荣耀。

这个提议也让司马迁崭露头角,被很多人所认识。

司马迁甚至为此写了一篇短赋《黎民赋》,水平可以说是接近贾谊,在本朝只输给霍海和司马相如。

刘彻取名的时候就想过,给笃赐姓黎,肯定会有聪明人明白,会加大宣传。

只要出了文章,政治意味就不同了。

但没想到,这个聪明人就在身边,是个史官,是司马谈的儿子,是李广的外孙女婿……

刘彻目前为止,其实早就想跟李广翻脸了,今年没翻脸,完全是因为霍海从中调和。

司马迁崭露头角后,刘彻也对李广下达的命令。

让李广去筹集粮草,屯在同关新修的仓库,准备为来年的战争做准备。

同时还勒令李广必须保持长安的粮价不要有较大波动,否则杀头。

其实,刘彻就是看李广不爽了,要报复一波。

从工业化开始后,李广的野心其实已经落空了,现在刘彻之所以整他是因为他之前不听话,而不是担忧李家吃到西域发展过程中陇西这个地理位置的红利。

让李广破点财,报复一下。

李广能有什么办法他从陇西收购了大量的粮食,走水运运到了长安。

这其实已经是个绝杀了。

因为如果刘彻要整死李广,完全可以下令让李广再预备一批粮食,屯在陇西,准备来年从西域方向进兵攻打匈奴用。

同样要求粮价不允许飙升。

李广已经把陇西的余量搞到长安来,准备打仗用了,陇西现在的粮食只够自己吃,多出来的余量,最多供不了五万大军。

如果刘彻做绝了,李广就只有自己送上人头了。

这其实就是刘彻在对李广宣泄不满,让李广搞清楚,这一次如果再有差池,他必死无疑!

当然也不是必死。

如果刘彻真这么下令,李广可以选择造反啊!

但是现在大军准备着打匈奴,关中到处都是军队,造反成功概率不到十万分之一。

那么李广还有最后一个选择。

找个能接盘的人,把他的土地全收了。

然后他拿钱去蜀地买一批粮,从天水这条线往陇西运送,不惜财力的运粮。

这样勉强也能解围。

也就是说,如果刘彻不放手,李广要不死,要不以全部家产逃过一劫。

这不可谓不霸道。

但……刘彻的羽林卫手里有火枪,比以前更霸道怎么了

李广已经明确的感受到地位的大幅下降了。

但李广并没有做出任何让刘彻继续不悦的举动,而是等着刘彻去割他肉。

也就是说,李广表现出了任人宰割的模样,潜台词就是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陛下要是这口恶气出不去,那臣死就死吧。

这个态度让刘彻还是很满意的。

入冬后,百姓们比往年的幸福指数要高得多。

新城的房子,集中供暖,甚至现在在家里,只需要穿单衣就行。

而老城区的房子,也大量进行了改造,至少有火炕和炉灶。

自从火车通车后,在长安到同关路上干车夫的,都转业了。

他们本来就吃得了苦,也忍受得了离开家人,所以进一步往北参与了神木到同关段的铁轨安装工作。

这个本来是非常复杂的重体力活,每天修个几十米都费劲。

但是人多了之后,开始采用了分段式铺装铁轨的工程方法,进度开始飞速提升。

虽然这导致不少地方对接不准,需要返工。

但返工一般贵的是人工是工时。

而铁路上现在不缺人工。

甚至于,霍海为了避免大量伤亡出现,让这条路也白骨皑皑,还专门勒令工地两班倒,不能让同一批人承受太大的体力劳动量。

还有工地上的肉菜必须供应够。

因为现在北国整个粮食产量暴涨,随之而来的就是聪明的农户们自发的提高了农副产品产量。

其中猪狗鸡鸭养殖量提升了不少,所以工地上不缺吃。

而神木到云中等郡,也在修建公路。

本来公路设计的是八米宽,但目前是中间修建了三米宽先贯通,旁边的剩下五米再跟着修建。

这活儿是卜式在调度。

奉车都尉卜式,在去年的各种工程中,作为刘彻的左右手,干的是相当漂亮。

今年选择匈奴公司总经理,刘彻有三个选择,第一是卜式,第二是桑弘羊,第三是从贵族里选一个沾亲带故的。

最终刘彻选择了卜式。

如果以后发展稳定了,选项三肯定更好,但现在不是。

而桑弘羊还年轻,这种重任还是卜式担任好。

卜式到了云中,没二话,直接过了黄河,开始在人口稠密的晋国一带张贴告示。

以前,云中这边的人去那边贴告示,要求那边的百姓过来服徭役。

得到的回答是:“官老爷,你怕不是搞笑吧,这可是渡大河,咱们渡过去个两天很正常吧咱们一年就服徭役三天,两天都在渡河别忘了咱们走到河边也要一天,到时候过了河,都没到工地,就该回家了。”

这一次,告示上贴着【一个月薪资二千二,包吃包住】。

告示贴过去这一天天还没黑,黄河岸边就出现了六千多晋国子民。

第二天下午,卜式就不得不派人去河那边取告示,贴新告示【第一期要的工人招满了,想做工的,等通知吧!】

这么多人,修公路,而且只修建三米宽,能慢的了吗

朝中很多官员都知道,陛下翻年铁了心的要干匈奴一波狠的。

匈奴公司西域公司目前一共筹集了几百亿大钱,这一次光是修路就不计成本的投入了上百亿大钱!

这可是前年全大汉一年的税收啊,是包括了盐铁专项和粮食还有人头税的总数的数额!

这就跟用钱铺了一条路一样。

光看造价,都有点离谱了,虽然云中五郡的公路,比安神铁路还长好几倍,但投入可不比铁路少。

年关,霍海十九岁生日。

霍海已经及冠了,十九岁生日就没大办特办了,也就是邀请了比较熟悉的人吃饭。

而这一天,霍去病却出去公干去了。

原因是通往神木的铁路要通车了。

霍去病要去神木四境检查,避免有歹人。

因为刘彻这一次跟上一次安神铁路安同段通车时一样,要亲自坐车去视察。

但是神木再往北,是匈奴故地,是最近十年才到大汉手中的。

甚至这些地方山野之中还有匈奴普通人居住在边境山岭中。

虽然他们也是偷跑的不会再为匈奴单于卖命,但谁知道他们中有没有潜伏的间谍

所以,霍去病要提前去肃清整个神木。

朝臣们也只能感叹,霍海生日,外加新年,霍去病都可以错过,难怪人家受宠呢。

毕竟多留两天就能既过了霍海的生日,又过了年。

非要提前两天走。

以至于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长安的百姓全都知道骠骑将军去检视新铁路去了。

这两个月以来,长安和同关,每天通火车!从开始的一辆客运火车,逐渐提升到了三辆!

每一辆货运火车,每天白天走四个来回。

实际上就等于十二班车。

而一班可以运送四百人。

一天运送四千八百人从同关到长安,又运送四千八百人从长安到同关。

就这,居然是满勤!

票还很难搞到手!

甚至已经出现了黄牛了!

原因也没别的,同关煤矿光是每天轮班休假的人,就有八千。

火车才能送四千八百人到长安,这运量还不够呢,导致还有很大一部分人要从公路回长安。

这个问题要解决,需要提升运量。

有一种提议是,设计矿工专车,取消座位等没用的东西,设计成站票。

这样一来,满足所有矿工南下的同时,还能剩余几班车,给商人们用。

因为这么多矿工在矿上,很多人都开始做起了走商的生意,专门从长安带东西去同关销售。

这当然是好事。

不过研究院在想办法用其他方法增加对人的运力。

比如增加火车头数量,比如想办法把车厢设计的更轻,增加运输量。

但大冬天的,敞篷什么的肯定是来不了,只能慢慢的改进了。

至于站票设想,要是短时间解决不了,那再开设也不迟。

毕竟现在也不急着一次性把运力拉满。

一方面,蒸汽机车车头的设计,都走到第十六个版本了,如果现在还制造第十个版本的车头,那很亏本的。

一个车头本来能用三十年,结果过几年全部技术落后了需要换代,这可就是额外的投入了。

还有,驰道依旧能使用,甚至已经做成了水泥的,比以前通畅多了,如果火车运力拉满,那驰道岂不是白修了

等驰道和火车运力双双再次触顶时,再投入增加火车运力也不迟。

而长安百姓们也终于在十二月,迎来了东西线城际铁路。

毕竟客运说白了是辅助的,军用和货运才是关键。

经历几个月,渭河下游建立了前置码头,铁轨也就起作用了。

所以东西向的城际铁路也开通了。

城际铁路可就和南北向的安神铁路不同了。

安神铁路这边一坐车就是一个小时起步。

城内的横向铁路全程加停站,合起来也就半小时,就真可以使用站票车厢了。

长安的新奇玩意儿太多了,以至于一些看不懂的东西流往北方,也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过年后第二周,消息传了回来。

安神铁路全线通车。

目前经停同关,从长安到神木,四百五十公里!

后半程铁轨,砸进去两百亿大钱!

如果用物价算购买力,这几乎了前世每公里十五倍的金额才修建出来!

这惊天的投入也迅速成为了长安百姓口口相传的必聊话题。

毕竟这可是两百亿大钱啊!要知道匈奴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也才两百亿而已!

这一次,伟大的皇帝陛下要亲自去神木视察,这意味着帝国的商业要疯狂的往神木发展了。

要知道两个月过去,同关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横竖三条街的城市!

两个月前那儿毛都没有!

长安百姓们都想着,怎么能在火车通车中赚一笔。

黎笃这个奉车都尉开着车,这一次刘彻没有带着全体文武百官,而是只带了有资格参加中等朝会的官员们。

这群人上一次也坐过火车,而且自己私下也有坐火车,都对火车熟悉了。

上车就开始准备欣赏风景,去见一见没去过的神木。

结果,上车后,就看到每节车厢都挂着巨大的舆图,还有堆积如山的资料。

羽林卫的人在各节车厢宣布:“诸位,陛下有令,各衙门开始制作攻打匈奴的详细计划,初步计划已经放在这儿了。”

羽林卫的人指着地图:“目前,后将军曹襄,驻扎在这里,李广将军在这里,公孙贺将军在这里,卫青大将军坐镇神木,骠骑大将军,已经抵达右北平,与右北平太守路博德汇合。”

谁都知道,霍去病和卫青出动,才是帝国动兵的征兆。

这次以视察安神铁路为名,卫青刘彻亲自赶赴前线。

而霍去病已经以视察的理由提前走了十几天,现在都一路狂奔到幽州了!

这天寒地冻的,比平时的春季攻势,早了一个半月!

就算自己现在开始做计划,各衙门开始配合,各种指令下去,也最多再三周,要比想象中提前了二十天动兵!!

而且,貌似早就有传言说这一次大军是兜底的,最先出兵的会是火枪队。

岂不是说……

霍海可也在头车陪着陛下。

也就是说,火车两天内到达神木,霍海就极有可能就带着护卫随行的羽林卫开始北上。

整个云中五郡砸了百亿修公路,一路赶过去最多三五天。

加起来……一周后,大军就要渡过冰封的大河,袭击匈奴了

认真的吗!!!万一被冻死怎么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