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汉有活爹 > 第224章 (大章)问鼎天下

第224章 (大章)问鼎天下(1/2)

目录

第224章(大章)问鼎天下

霍炎出生的消息,在整个长安都引起了轰动。

那可不是一般人,是霍海的儿子。

更轰动的是,一船婴儿用品,从南海郡出发,经过了沿海,经过了长江,经过汉水,在宛城下货,搭在在火车上,抵达长安。

整个过程,一共了十二天。

十二天。

这些婴儿用品,都是霍炎在长公主肚子里的时候,霍海准备的东西。

因为这船各式各样的婴儿商品的到来,还有人嘀咕过。

一名宗室在刘彻面前嘀咕:“当初五皇子出生的时候,霍大人也只是准备了一件学步车,如今霍炎出生,霍大人还真是不辞辛苦,搞出这么多婴儿用的物品,那橡胶奶嘴,啧啧,真是精妙。”

刘彻根本没有任何思考,直接:“拖下去打,打完丢回去反省。”

当初刘墨出生的时候,霍海正在前线打仗,实验火枪,打的匈奴节节败退。

那个时候,霍海哪有时间做什么准备能提前准备一个学步车,已经不错了。

刘彻把人拖出去后,才细想觉得霍海这些年做的太多了。

于是,刘彻发了一道震惊整个长安的圣旨。

霍海屡立奇功,卫长公主贤良淑德,夫妻二人功勋卓著,封霍海幼子霍炎,南国公。

封公

公侯伯子男的事情,似乎已经远去了很多年了。

大汉不封公是有原因的。

而如今,刘彻在丞相都不想要的情况下,来了一次一百八十度大掉头,直接封南国公!

虽然刘彻宠爱卫长公主,但给卫长公主的孩子封公,也未免太过于宠爱了吧!

这是什么意思算是开启了新的时代,因为大汉人口太多底盘太大所以准备封各种国公了

还是说国公只封给外戚

如果从某种角度上讲王只封给宗亲,那公只封给外戚,侯封给外姓以及恩不如王公厚的宗亲外戚。

这样也比较说得通。

而宗亲的母系往下传属于外戚,皇帝自己的皇后、夫人的亲戚属于外戚,这样的划分也非常有可能。

但也许,刘彻要开放封公限制,允许建立公国

这可就几乎等于违背了汉初的外姓不可封王的铁律了啊!

公,是什么就是小一点的王国。

对比侯国来说,公国已经具有了完全的独立性,地盘够大,旁人伸不进来手。

关起门来,可能干任何事情。

一家两家还好,若世上有他十来个公国,岂不是重演春秋战国的旧事!

可是话说回来,当初世界多大如今世界多大

当初秦始皇出兵攻打西殴,得准备个三五年,还需要专门挖一条灵渠。

如今呢只是运输货物,都能十二天运到,这不到两周啊!

如果是运输军队,十天能不能到甚至八天

未必不能!

八天时间长安的大军就在南海郡城粤府的外海架炮了,有反叛的可能性吗

几乎没有。

所有人都这么想,只有霍海不这么想。

旨意送到霍海手中的时候,霍海思索了起来,很快就明白了刘彻的想法。

刘彻先是把原来的南越国的属地,全部封成了南海刺史部,看起来就没有把这个地方肢解掉。

为的是让本地人安心。

但是看到南海郡送过去的工业产品后,刘彻肯定意识到了这边的发展要比想象中好。

这么好的发展,肯定没有乱局,如果是乱局,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所以就证明南海刺史部的划分,有点过于谨慎了。

所以,就把南海郡单独划出来,划成南国。

这样,南国和南海刺史部,就分开了。

等于把原来南越国拆分成了两部分。

这个设想也非常符合霍海一开始的想法。

一个刺史部,拥有两个三角洲这太奢侈了。

出去打听打听,任意一个三角洲海湾都可以诞生出一个世界级文明,一个州级别的单位,拥有两个那肯定不行啊。

必须得分开。

但是分开后,怎么保证统治力呢

其实很简单。

金北已经到了河口了,红河三角洲的平原已经成为大汉的水稻稻米供给中心了,而红河的第二流的土地,全都要成为橡胶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

而橡胶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这些东西,刘彻的占股都是六成七成。

等于全民在给他打工,他指派的公司官员占据着这儿民间所有势力,而他指派的政府官员,占据着行政上的权利。

所以,这个地方孕育不出任何权利,几乎所有权利全都是皇权空降。

但是发现这儿适合发展之后,让刘彻直接把粤府丢在旁边不发展,刘彻又不甘心。

那怎么办

只能让霍海发展。

霍海把这儿发展好了,特别是农业方面发展好了,才好收农业税。

顺便利用这儿的土地架设食品、水果加工厂,从中获利。

有南国公这个职务在,不怕霍海不出力。

而当初一切都是计划好了的,未来霍炎成年后,必然不可能就藩南国。

到时候大汉的领土将会推的非常广,到时候肯定会改封的。

交换条件就是,从南国的只有农业税,变成到其他地方,能使用商税。

这个主意是霍海出的,霍海自己能拒绝吗

不能。

霍海自己是会赚钱,随随便便就能超过一个公国的税收的百分之一。

但是,霍海自己的儿子会赚钱吗

孙子呢

重孙呢

他们要是自己赚不了钱,岂不是成了废物

但是,如果他们在海外有一片公国,面积有一州之地,而在这个地方收的商税,百分之一可以任他们使用。

这是多大的好处

人家奋斗一万代,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所以,如果未来刘彻提出改藩,霍炎是绝对愿意的。

而到时候,刘彻就可以顺势收回已经发展好的粤府,一个成为了南方航运基地的粤府。

这其实还要归功于闽越的人野心大。

本来在大汉对南越起心思的时候,刘彻就想过如果闽越这边的人投了,那就在闽越建立一个大港口,作为大汉往南往西航运的港口。

这样一来,闽越地区绝对起飞。

但是闽越一直不投降,反而南越不费工夫就拿下了,这就让局势发生了变化。

粤府就上了台面,而原本划在鹭岛、南安(厦、泉)一带的港口,就顺势取消了。

为什么取消的这么果断,而不是等一等呢

毕竟粤府作为南越国故地,如果发展起来了,其实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谁能确定没有古越旧人的旧思想传下去

但!

坏就坏在闽越和东海的问题更大。

当初霍海提议设立一个锦衣卫,作为对外的间谍基地,又王贺治理。

王贺的人,遍布南越国。

直到霍海的人接手,霍海亲自过来,王贺的人才从南越往闽越移动。

这些间谍,过去了之后,为了拿下信任,能说得出什么来呢

‘王上额头有一道紫气!’

‘我关这里有王气。’

“大王,您可以带一顶白帽子。”

结果如何

东越王驺余善有自立为粤武帝的打算!

这可以说是王贺的人钓鱼执法,给驺余善的自信心抬起来了,才让他失了智。

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作死。

如果没有霍海带来的影响,驺余善也不是个安生的人,他会在六年后自立越武帝。

就是这家伙有点不学无术。

是,南越国是也称帝过,但是情况完全不同。

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藩属国。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

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

就是在吕后临朝这一段时间里,赵佗称帝,并且和长沙国作战。

但是在文帝元年(前179年)后,吕后崩,赵佗立刻去了自己的帝号。

该说的不说,赵佗死的时候,应该是以高祖类似的规格偷偷埋了,毕竟是享受过帝号的人。

而第二任南越王赵昧,是越南文王,但下葬的时候,以文帝的规格埋的。

现在驺余善起的心思是什么

这可不只是口头上占便宜,他还自立为武帝。

他可不是死了之后谥号武王,然后偷偷以武帝的规格埋葬。

而是活着的时候,想要自立为武帝。

这个意思就和汉武帝那个武帝不一样了。

他这是周武王继任周文王的意思。

也就是说驺余善想要在名义上,占据越武帝的名义,然后从法统上,继承南越国。

他在东海国的地盘上号东越王,继承南越国,中间还夹着一个闽越,什么意思

就是说,驺余善有一统百越然后自立为帝的打算。

先不说这事情八字还没一撇,你就把终极目标给喊出来了。

再就是说那称越武帝,它吉利吗

人家南越文王可是死了之后才偷偷用了这个名号。

你活着的时候去当粤武帝

刘彻现在或者,他虽然有感觉自己要成汉武帝了,但是都没说自己是汉武帝这一茬。

以刘彻现在的战功,只要脑子没问题,都应该知道自己是汉武帝了,甚至满朝文武还有民间的人也都很清楚刘彻的谥号肯定是武帝。

但也没有活着的时候喊出来的啊!

你是多急着升天

事实上,历史上的驺余善在六年后喊出越武帝的口号,几个月后就被人砍了头,然后百越就全部归一统了。

而在如今,他偷偷跟人说自己想当粤武帝,直接葬送了鹭岛能成为国际大城市的机会!

未来还不知道要几百年上千年,鹭岛这个大陆下方国门才能成为国际大城市。

最冤枉的是,丫驺余善已经从南安去东海都二十多年了!

准确的说驺余善现在是‘浙王’。

但因为百越之间互相理不清楚的血缘关系,驺余善的大部分人都系出南安,这也不算特别冤枉。

如果说驺余善有什么错的话,那就是他不该做大事之前满世界到处说。

当然了,在驺余善的角度,他可能只跟几个心腹说过。

但,他自己也想不到,自己的其中一个心腹,是刘彻的手下。

做大事的人,不能跟任何人说,就像司马懿,在他造反前一天,除了他大儿子之外,没人知道他要造反。

霍海把密信给收了起来,把圣旨给收了起来。

刘细君正在逗霍炎玩儿呢。

卫长公主在旁边给霍炎垫婴儿床。

霍海靠拢,用手指戳了戳霍炎的脸。

小家伙有点不满意,头躲了一下。

霍海:“哎呀,你还躲开!”

霍海眼睛一转,左手拍了拍右手袖子上的灰尘,右手又打了打左手袖子,整理了下衣服,一个大礼:“在下武侯霍海,给南国公请安了。”

旁边刘胜哈哈大笑:“那在下中山王,也给南国公请安了。”

卫长公主:“去去去,一个都当爹了还跟孩子一样,一个为老不尊,你俩旁边儿玩儿去。”

霍海和刘胜被赶走了。

刘胜:“霍海你什么时候回长安啊”

霍海:“至少要等霍炎半岁了才能走,要不然走不了。”

小孩子本来就不是那么适合舟车劳顿。

最近霍海和卫长公主试过了,霍炎登船后在近海并不晕船,没有继承卫长公主的晕船属性。

不过,现在的霍炎还是太小了,不可能从粤府坐船出发到宛城那么远。

人家普通人家为了举家生计不得已而为之的可能能接受,但是霍海不可能去冒这个风险。

刘胜:“那我可能要先走一步了。”

“这南国这才多久啊,就被你经营的这么好了,听说长江也是做的风生水起,要不是要顺便回去一趟中山国,我都不乐意走北面,去长江试试坐大船通行多好。”

霍海:“你要走了”

刘胜点头。

霍海:“赵婴齐的钱你搞到手了吗”

刘胜哈哈大笑。

霍海说过,赵婴齐现在就是肥羊。

目前霍海手握以及帮刘彻代持的田土绝对是不会拿出去卖的。

所以赵婴齐的钱,根本不出去。

就算他们一家人,开销再怎么疯狂,也都没用。

不能把钱变成资本,变成生产资料,钱就是废铁。比废铁还不如。

而刘胜就是盯上赵婴齐的钱的第一个人。

刘胜是刘彻的兄弟,赵婴齐当然是认识刘胜的,毕竟他以前在羽林卫当守卫的时候经常见到宗亲们。

而刘胜也成了赵婴齐这个即将被钱拖着溺水的人的救命稻草。

他出十亿大钱,请刘胜帮忙,帮忙搞一个侯爵爵位。

赵婴齐现在明白了过来,自己手握这么多钱,还不是贵族,这就像是一个小孩子抱着金元宝从闹市跑过去。

以前他背后还有一整队护院武者。

现在这些护院,也恨不得把这金元宝搞到手。

所以,赵婴齐不得不给刘胜送钱。

而刘胜:“十亿如果是五年前,我刘胜除了田土等固定产之外,只算其他金银财宝和中山国税收,一年也不过几百万大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