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403章 你不割肉,刘备就割你脑袋!五虎上将聚齐,诛曹灭秦谁人能挡?

第403章 你不割肉,刘备就割你脑袋!五虎上将聚齐,诛曹灭秦谁人能挡?(1/2)

目录

九品官人法!

曹丕在这秦国庙堂之上,首次正式提出了这九品官人法。

就在曹操进位为帝后不久,陈群便将此制进献给了曹丕,自然得到其大加赞赏。

于是曹丕便连夜入宫,将这九品官人法,又进献给了曹操,还详列了实施此法的好处。

曹操却未做表态,只宣称要考虑考虑,便暂且搁置不议。

今日,当此刘备称帝的消息,震惊秦国朝野之时,曹丕却选择了在朝堂之上,再提此制。

他自然不全是出于秦国大局考虑。

以曹丕的聪明,自然是一眼看出,这九品官人制,对士家豪姓极为有利。

此制乃皇权对士家的权力让渡,一旦推行下去,势必赢得士家鼎力拥护支持。

而作为首推此制之人,他曹丕自然也能赢得秦国中,大部分士家的青睐和支持。

有了这股强大势力做后盾,再加上劝进之功,加上自己嫡长子的身份,曹植纵然再聪明绝顶,诗做的再好,又拿什么跟自己来争太子之位

只是这九品官人法的利弊,曹丕看得出来,曹操又岂会看不出来。

他不是一个喜欢跟臣下分享权力的君主。

尤其是在曹氏一族家世不够显赫,在天下士家之中,属于不入流的那种存在。

不然他当初为何主张唯才是举

不就是因为士家们对他瞧不上眼,大多数的士家人才,都去投奔了袁绍,所以他才不得不从寒门庶族中弥补人才缺口。

士家们给他受的这口恶气,他现下还憋在心底,从未忘却。

这种局面下,儿子竟然劝他实施什么九品官人法,向士家让渡权力,将来他的子孙后代,还有可能与士家共治天下

曹操当然不情愿。

“父皇,现下伪汉强而我大秦弱,倘若这争夺人心之战,我们再输了的话,我大秦危矣。”

“儿臣恳请父皇,以我大秦社稷大局为重,速速推行这九品官人制,以为我大秦选贤任能,以抵御伪汉不久的将来大举来攻呀。”

曹丕见曹操犹豫,便再次苦口婆心,以利害相劝。

他这番话明面上的重点,乃是选贤任能,实际上的关键,却在于争夺人心四字。

曹操心中一凛,蓦然省悟。

争夺人心,争夺人心…

争的是谁的人心

百姓的人心吗

当然不是了,百姓向来是乌合之众,只会跟在士家豪强屁股后边摇旗呐喊。

他要争的,自然是士家的人心。

想争士家人心,光靠喊口号,画大饼是不够用的,你得拿出实际的利益,才能显示出足够的诚意。

只是你秦国只有四州之地,你饼就那么大,又暂且打不过汉国,没办法获取增量利益。

没有增量,那就只能从存量上下手。

说白了,就是割自己的肉,喂饱了那帮士家,好换取他们的鼎力支持。

九品官人法,就是分皇权给士家,就是割自己的肉。

曹操当然不想割自己的肉。

可没办法,你舍不得割自己的肉,刘备就要割你的脑袋。

孰轻孰重,曹操还是拎得清的。

权衡了良久,纠结了良久后,曹操还是一声略显无奈的叹息。

“子桓言之有理,这九品官人法,确实是为我大秦选贤任能的良制。”

“子桓,就由你牵头,与众臣尽快商议出个具体细则呈给朕,朕好尽快于我大秦推行实施。”

曹操无力的摆了摆手,还是选择了让步。

曹丕暗松一口气,忙是大赞曹操英明。

这时,朝堂中原本不吭声,不作表态的大臣们,纷纷出言盛赞曹操英明。

尤以王朗,华歆,钟繇等名士出身,德高望重的大臣们,赞颂的最为积极。

还是发自肺腑,对曹操由衷佩服的那种。

“朕压制了士家半辈子,到头来为了与刘备争天下,却不得不向士家低头让步,当真是一种讽刺呢,唉……”

望着满殿称颂的大臣们,曹操心中却不是滋味。

邺城,皇宫。

“启禀陛下,马超与法正已至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中护军赵云,上殿向刘备奏报。

正与众臣围着沙盘,共商伐秦大计的刘备,精神不由一振。

马超。

如雷贯耳的一个名字。

当年马腾愚蠢,为曹操诓骗至长安做了人质,马氏一族的部众也为其趁势削夺。

马超不肯臣服于曹操,拒不交权,毅然起兵反抗。

虽最终为曹操所败,但渭水一战,却曾大破曹操,若非典韦相救,险些要了曹操老命。

后来关陇无法立足,又南下投奔张鲁,谁想张鲁不争气,也为曹操所败。

马超没办法,又只好南下投奔刘璋,结果刘璋也为曹操所灭。

这位西凉雄狮依旧不肯降曹,率军退至白帝城固守,结果在夏侯渊的重兵进逼之下,不得不放弃白帝城,东出三峡逃至了荆州。

走投无路之下,马超最终选择了投入老刘的怀抱。

今日,这位西凉锦马超,跋山涉水,终于是来到了邺城,能够拜见已然称帝的老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