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十品大里正 > 第374章 安民策

第374章 安民策(2/2)

目录

不到一百八十两银子,够五万人一个月饿不死,郑长治抿着薄唇,当算出这笔数字的时候,他感觉自己的心都通通跳,这些钱甚至都不够他们去大酒楼吃一顿山珍海味。

原来穷苦百姓的命这么不值钱。

“当然,人不可能只吃这一样,所以其他粮食也是必须的。我这里已经算是解决了一部分缺口,按照原先咱们计划的比例,地方上负责三成,朝廷拨付五成,自己解决两成。当然,我这里不可能一次性到位,全部出来需要两到三个月。”

郑长治长呼了一口气,“你在想想别的办法,做一些更便宜,更饱腹的干粮吧。听着几万两银子能买不少粮食,光是运送消耗的,就要比灾民实际需要的多两倍。”

但这显然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容棠能做的便宜,是因为甜菜榨过糖了,经济价值利用的差不多,剩一点渣子,他也无所谓赚不赚钱,白送也愿意。但别的粮食再怎么利用,成本都在那了,反而要加上工时费,不划算。

“其实我觉得不一定要给灾民准备够吃一年的口粮,人到了地方之后,也可以适当利用当地资源换取日常所需。灾民也未必都赤贫如洗,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官府安置灾民也不必事事全包,不然养出惰性反而不美。”

他的话渐渐引起署衙大小官员注意,都围拢过来仔细听。

容棠清了清嗓子,“在一片不毛之地建一个新的城池,将是一个巨大的,长久的工程,难道都需要朝廷一两一两的持续拨款拨粮吗?赈灾的意义不仅仅是养活灾民,是让他们有谋生的手段。这个时候,干活换取粮食就是一种手段,这叫做以工代赈。还有一种,刚落户的人需要房子,没钱建造,可以申请官府贷款,视情况无息或者低息,签订合同几年归还,这叫做赈贷。就像郑大人之前说的,愿意落户西北的,朝廷按人头免费分发一亩地,这一亩地需要种子吧?也可以借官府的,第二年双倍返还种子既可,可以一次性返还,也可以分期返还,不让农户为此造成生活困难。”

手下书吏刷刷刷把几条记下来,眼里闪烁崇拜的光芒,“容大人真是厉害,这是灾民和朝廷双赢的策略。属下已经帮您记好了,送到陛

继上一年户部上下被骂得狗血淋头,这还是头一次有光荣的感觉,怪不得有人透漏,跟着容大人打过下手的,哪怕曾经是个奴才,都有机会升官。

最好的例子就是容战几人,都入了勋贵圈子,还有他手底下新军军官,一年前都还是土匪泥腿子。

郑侍郎家族底蕴雄厚,要做什么事上京罕有拦住的。容侍郎看似根基薄弱,每有惊人功劳惠及民生,使陛下爱之如宝,这样的人,前程怎么会差呢?

一时间,原本感觉容棠是空降的大小官员们都对他大有改观。

郑长治默默旁观良久,见容棠仅用两条安民策就收拢了户部大半人心,自己也是喟叹,这多好的良策啊,自己怎么就从来没想到过?

究其原因,自己所考虑的永远是自家利益为上,唯有心底无私的人才能想到这两全其美的办法。

果然安民策献上去,宣宁帝很是满意,“不错不错,正当如此,如此一来,城池建得快,国库库银也转圜的快,追加二十万两用做借贷。”

他心里还跳出来容棠的复利计算,然后自己把自己吓一跳,这是怎么了,还让不让百姓活了?这复利计算只能用在楚家那样的人身上。

最核心的安民策出来了,先期圣旨也已经送到受灾严重州府,由所在地官府发放路引,以大西北为最终目的地的大面积迁徙也开始。

上京这边,第一批物资准备好,容万里挑了两千新军,并一百后备役,押送百余车起行。十里长亭,容棠先和司马家人一起送别司马仁、司马礼两兄弟加上五个小兄弟,二房和三位夫人则是要等两三个月,那边建好临时住所才会过去。

这两兄弟是去做官的,一个负责水利,一个负责分田地,各家捐了银子的也都派了代表去划分地盘。容棠从怀里掏出一张大西北与图交给司马仁,“二舅,有大片盐碱地的地方多有盐湖或者盐山,你去勘测地形时多多留意,有的话标注记号,随时给我写信,我有大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