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5章 罐头的火爆

第5章 罐头的火爆(1/2)

目录

圣赫塞最近这段时间除了跟其他同僚沟通感情(喝酒吹牛),基本上上班时间就往罐头厂跑,给司令部的那个肥仔送了一箱龙舌兰酒,就给了一沓请假条的纸,上面签了他的同意签名,让圣赫塞随便写请假条。

圣赫塞晚年曾跟人说过这段历史,“那时候我上班不想去,那个小胖原先根本不同意我请假,直到有次他指着他那个办公室的龙舌兰,然后我就明白了,就想办法弄了一箱龙舌兰酒,我就可以随便请假,不过还是不敢太嚣张的”。

.....

罐装生产线目前进行了两班倒工作,每小时加大产量,已经可以生产三百个罐头,一天生产16个小时,一天仅仅只有4800个罐头的产量,严重供小于求,毕竟现在排期的订单已经超过一万五千箱。

所以圣赫塞甚至在考虑三班倒生产方式,不过在经过一番考虑后的时候最终还是放弃了。

这个小小的罐头旋风已经扩散到周边市镇,大家都很喜欢这种高档货,现在市场空白,让圣赫塞有机可乘。

剩下的四条生产线已经从边境铁路局装车,大概三天后能到达科尔多瓦中央火车站。

最近罐头厂又招收了100个操作员,毕竟这些只是半自动化封装生产线,大多数工序还是需要靠人工来操作。

圣赫塞继续招收了30名安保人员,组成一个安保团队,整个厂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70人之多,整个工厂三千平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摆满了生产工序。

圣赫塞这两天在市场上采购材料,本来想招聘几个电工培训制造一个简易流水线的,结果整个科尔多瓦竟然没有电工这个工种,甚至连木匠都很难找到。

这让圣赫塞非常怀念那个人口红利,人才红利的国度,整个科尔多瓦甚至连职业学校都只有几所,还基本都是商业学校之类的,大学的话只有几所大学,都是是培育什么医生,律师,之类的高端职业的。

目前科尔多瓦大概一半的人可以上高中,高乔人除外,国立高中,虽然整个国家的人相对富裕,但人还是太少,目前整个国家只有百分之八的人上过大学。

过几年可能会好点,不过这么点人口,要搞点规模产业都不容易,想想世界大国发展的快的都是人口大国,像日本现在有七八千万,过几年就要高速发展了,德国虽然分裂成两个,现在的联邦德国还有五千万人,哪怕小一点的民主德国都有快两千万,都超过现在的阿根廷了,这要发展起来好像有点难度啊。

对了,那个二战后崛起的韩国,也有两千多万,圣赫塞现在考虑问题已经有了更大一点的想法了。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足够大的本国市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还是人多点好,人多力量大,伟人就是伟人,看来要去那边把他的著作来认真学习了,能学到他的屠龙术皮毛,也许就能进步很大。

圣赫塞思绪万千,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我们阿根廷联邦会发展这么慢还倒退了。

认真审视二战后的历史,新出现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人口大国,除了比较特殊的香港新加坡两个是城市,甚至那个香港到后期也有七百万人背靠大陆,新加坡是整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中心,可以吸纳大量人才,完全国际化。

不过阿根廷也有最广大的西语体系,周边除了巴西,其他如玻利维亚智利巴拉圭乌拉圭秘鲁这些目前都比较弱小,如果能高速发展起来,也许可以像美国一样,吸纳更多人口移民,本国再鼓励生育,到时候人口快速增长,也许就是一个人口近亿的国家,而不至于另一个时空二十一世纪才四千万出头。

看看伊朗,埃及,尼日利亚,甚至巴基斯坦,孟加拉,这些国家这么多人口,除了孟加拉后世弱鸡一些,也都是挺厉害的国家了。

有那么一瞬间,圣赫塞有了一个野心,既然这些军政府能执掌权柄,为什么我圣赫塞不行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技术工种大多来自于各种职业学校,但因为产业一般,人才非常稀缺。

当然大学人才都不屑做这些工种,更乐于去政府公共单位这些,或者医生,律师职业,不仅地位高,还挣钱。

这就有点尴尬了,最后只能找了几个机灵一些的辍学小工进行简单培训,高薪聘请了一个电工和一个木匠工,进行学徒教育,经过安装,用现代知识设立了简易流水线,终于让生产速度扩大到400个一个小时。

终于松了一口气,看来很快就要去首都设立一个办事处了,整个科尔多瓦的市场已经占领差不多了,人口小国就是这样子的,现在还是近乎闭关锁国,不能搞出口什么的,只能挣点小钱玩玩。

如果政策不改,这个罐头厂也就只能做到五条生产线拉满的规模差不多了,后续最多扩大品类,然后就要涉足其他产业如肉类罐头加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