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第一军神:开局向诸葛亮剧透历史 > 第25章 实在是太妙了

第25章 实在是太妙了(1/2)

目录

“银行的第二个功能,便是给老百姓储藏钱币提供方便。”

刘禅见众人发懵。

这才想起来,汉朝时期并没有钱庄。

于是他再次抛出一个问题:“请问诸位,你们平常有多余的钱财是如何保存的?”

糜竺本想说钱币和珠宝都是一箱一箱装箱放在库里面。

想了想还是觉得没必要装逼,于是保持沉默。

“我家多余的钱是用陶罐存起来,找地方掩埋的。”

说话的人马谡。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基本上都是同样的操作。

刘禅摇了摇头。

“把钱埋在地下看似安全,却也有风险,而且钱就这样放着,看似没变化,但随着更多新货币的发行,其实是在贬值的。”

有了之前的铺垫,众人对于货币贬值已经有基本的理解能力。

大致意思就是同样的钱买的东西更少。

刘禅继续说下去。

“你们可以把钱都交给我说的银行保存,银行是官办的有信誉基础,且存在银行里面的钱需要时随时可以取出来。”

听到这里,糜竺先是眼前一亮。

随即又摇了摇头:“虽然银行提供存钱的场所,但大部分人还是是愿意自己想办法存钱,毕竟钱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众人又是一阵点头,认同糜竺的观点。

刘禅笑道:“舅舅说的没错,但若是银行宣布存在里面的钱,每满一年额外还有2%的利息补偿,情况又当如何。”

这一次,糜竺的呼吸不由变得沉重起来。

“一万钱每年的利息两百钱,若真是如此,哪怕有1%的利息,估计许多有钱人也会把一部分钱放在银行钱生钱。”

刘禅哈哈大笑:“这就对了,根据二八定律,即天下百分之八十的钱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咱们的银行主要客户就是这百分之二十的财主。”

糜竺虽感觉二八定律是十分有趣的定义,但还是提出自己的忧虑。

“银行倒贴利息虽能吸引富人存钱,不过光是支付利息就是不小的开销,岂不是很吃亏?”

刘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

“舅舅,你应该了解,做卖的人难免会遇到需要钱币周转的情况,这时就会想办法找人借钱对吧。”

“没错!”

糜竺似乎想到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这些遇到困难的人,可以到银行借钱?”

刘禅露出狐狸般的笑容:“就是这个意思,当然银行不会白借,借钱的人需要支付利息给银行。”

“这倒是很有意思,不过万一借钱之人无力偿还,岂非亏得更多?”

马谡谏言道:“必须用律法勒令他们还钱,如若不还就抓他们坐牢。”

糜竺冷冷道:“世上就有人嗜钱如命,情愿坐牢也不还钱,你把他杀了银行也无法收回,还是一样会损失。”

刘禅:“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必须要有田产、房产做为抵押。”

糜竺眼前一亮:“这倒是极妙的一招,田产、房产无法带走,银行不怕借钱的人跑路,我觉得古玩字画奇珍异宝也能抵押。”

刘禅当场摇头否定:“古玩字画价值几何,还有真假往往很难确定,风险太大,银行绝不能收。

我们的银行借款给别人,除了赚取利息收益,更重要是为了辅助农业、工业、商业加快发展,帮助老百姓增加收入。”

糜竺眼睛放光的问道:“具体要如何实现?”

“当然是借钱给农民、工匠、商人,比如农民没钱买耕牛和农具,可以到银行借钱购买,

银行视情况收取或者干脆不收取利息,总之先给钱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